总提农民起义发生的区域,天是、地煞出没的据点,起义军初创时期的人数,它的创立将产生的影响。再交待其成员的特点,他们智取生辰纲的地点,大家最终的收获及落脚点,这次行动所打击的真正对象等。对此回书甚至有关章回的内容,做了高度概括。
正文推出我方与敌方各自的周密策划活动之后,说到杨志一行十五人于五月半乍离北京,便引用昊七郡王的八句诗,说明当时“酷热难行”。说到他们“行了十四五日”,天气十分大热,就第二次引用古人八句诗说明之。紧接着为了说明“热不可当”,又以“但见”二字领起,缀人一段韵语,其后面几句是:
空中鸟雀命将休,倒撕入树林深处:水底鱼龙鳞角 脱,直钻入泥土窖里。直教石虎喘无休,便是铁人须汗 落。
如此反复渲染天气大热,既暗示着事态的发展,即杨志与同伙的矛盾不断激化,又说明客观条件越来越有利于好汉们“智取生辰纲”。当说到黄泥冈,仍嵌进一段韵语,如其中两句:
吸峨浑似老龙形,险峻但闻风雨响。
将黄泥冈立体化,让读者提心吊胆地关注即将发生在这里的一切。接着,双方由各揣心腹事的一番活动,到略有接触。然后,白胜出场,他“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冈子来。”唱道: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摇。
唱词不独“对景挂画”,也不独揭示农夫与王孙的不同表现,重要的是故意混淆杨志等人的视听,瓦解其警惕性,神奇地舒缓着场上紧张的气氛。
[4]
结尾的特写镜头对准寻死的杨志,接连以两个“正是”领起四句诗:
虽然未得身荣贵,到此先须祸及身。
断送落花三月雨,摧残杨柳九秋霜。
对杨志又是嘲讽,又是同情。暗暗赞许好汉们的行动,隐隐嘲笑梁中书献生辰纲只是枉费心机,言有尽而意无穷。
两相对照,《水浒传》学习宋元话本文体特点,每一回的首尾、中间大量穿插诗词曲赋,使之起到各种各样的作用,成为全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形成一大特色。
归纳起来,《水浒传》的五方面特点:其一,在叙事的过程中展示人物个性;其二,善于描写拚战之事,尤其有对宏大战斗场面的铺张描写;其三,部局的严整美、对称美淇四,尽量抛弃虚假的故事情节,再现生活的本来面目,体现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其五,大量穿插诗词曲赋等,均与前代创作艺术密不可分。显然,仅以这几方面论述两者之间的关系还远远不够,需要我们进一步地探索。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