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音乐
3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 QQ: 3346581880

  (三) 音乐愉快感是促进心理情绪健康的中间变量

  音乐愉快感是人内心良好、愉快的心理情绪体验, 它似乎是一个使人良好的心理情绪效应达到最大值的重要中间变量。经常欣赏与感受音乐的人, 就能在音乐的影响下体验到情绪与身心的愉快感, 音乐对人的心理情绪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关键因素在于音乐欣赏者与感受者会从音乐中获得心理情绪的愉快感和乐趣。

  音乐、音乐愉快感、心理情绪健康三者之间呈现这样的关系:音乐愉快感处于音乐与心理情绪健康之间, 是促进心理情绪健康的一个中间变量。从音乐的情绪维度来看, 是由不适当——无效——中立——有效——欣赏这个方向发展的;从人的情绪感觉维度来看, 是由郁闷——享受——愉快——欢悦——心境这个方向发展的。而音乐愉快感把音乐与人的心理情绪紧密地融合起来, 促进了心理情绪的健康发展。这正是音乐与人的异质同构, 在大脑中形成了互动交感共鸣的心理机制。

  三、音乐愉快感对大学生心理情绪健康的影响

  (一) 音乐愉快感能够促进大学生音乐观念的发展

  时下的大学生, 很多都喜欢流行音乐或古典乐曲。反复的音乐欣赏和练习不仅提高了大学生对音乐表演形态、形式、风格、审美等多方面的认识, 还提升了其音乐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进而培养了大学生的音乐观念。而音乐观念的形成又促进了音乐愉快感的深刻体验, 更好地理解音乐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及其表现形式, 进而更加深入地领会音乐的情感愉悦性、思想意义和精神品质。从某种意义上说, 音乐观念的发展一方面能够增强大学生的注意力与记忆力, 提升音乐欣赏与感受能力;另一方面, 还能让大学生在领悟音乐艺术价值的同时, 既获得心理情绪的愉快, 又得到审美心理的享受。

  (二) 音乐愉快感能够促进大学生情绪控制能力的培养

  音乐愉快感对心理情绪健康影响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能改变和转换个体情绪情感的状态, 这也是大学生的情感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体验。情绪几乎参与了人的所有活动, 对人的行为活动起着很大的调节作用。音乐愉快感之所以能够降低紧张和不安情绪, 减轻或消除情绪障碍, 就是因为音乐与人的生理过程在物理上产生了共振, 并演化成一种生理“共鸣”。这种生理“共鸣”可以多方面地刺激大脑皮层, 并直接抑制了人不愉快的中枢神经, 让大脑产生了新的神经兴奋灶, 从而带来了新的兴奋和愉快, 使人忘记紧张与痛苦。这样就让人的心理情绪获得了转化与转移, 心理情绪上的负担减少, 有意识地恢复到平静状态, 从而达到调节心理情绪的良好作用。

  (三) 音乐愉快感能够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

  1. 优化和净化人的心灵

  音乐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作用。优美的.音乐可以帮助大学生改造自己的心理情绪环境, 提高自身的音乐愉快感, 优化心境, 净化自身思想意识和精神世界, 丰富和完善良好、纯洁的心理结构, 使其生活处于积极的状态之中。

  2. 诱发人的想象力

  人们在欣赏音乐时, 必须用自己的音乐心理去感觉了解和掌握音乐的意境, 以获得深刻的音乐愉快感。与音乐对话, 把它当做自己的朋友去聆听它的诉说, 音乐就会与自身产生心理情绪上的共鸣, 并诱发人的想象力。

  3. 提高人的审美修养

  音乐中的信息与内容具有不确定性和多义性, 对于大学生来说, 他们正处于心理发展与转型的时期, 通过对音乐的欣赏与感受, 在音乐的意境中不断发掘音乐信息的丰富性与内容的真实性。音乐能引导大学生寻找适合自身发展、展现自己价值的途径, 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 保持其内部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表现的一致性, 从而提高审美修养。

  四、音乐愉快感能够促进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治疗

  音乐具有心理治疗的功效, 这一点已经被大众认同, 并将其称之为音乐疗法。音乐自身固有的节奏、旋律和意境都能很好地影响人的心理情绪。实践研究证明, 音乐能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良性的帮助作用。不同的音乐具有不同的感染力, 比如, 优美浪漫、舒缓平稳的曲子能让人感受到轻松和愉快, 心情得到平静和放松;而激烈、活泼、节奏感快的曲子则让人感觉全身兴奋与热血沸腾。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5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