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音乐
23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 QQ: 3346581880

  四、教学细节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年龄特点,课堂上如果单项进行合唱学习终究会将学生引入一个死胡同,我们的合唱教学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从他们的生活出发进行教学。

  1。根据合唱歌曲,设计教学环节

  好的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步步渗透,把双声部的教学设计成不同的情境。二年级《同坐小竹排》中,可以在歌曲前加入两个声部的训练,设计成学生模仿壮族的对唱“小――妹――”“小――弟――”。

  2。根据学生实际的演唱能力适当进行“合唱教学的加减法”

  3。合唱教学时,发挥音准好的小老师的特长

  一个教学班里,总有音准特别好的学生,同样,也有特别不好的,而大多数是居中的,要使每个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我是这样做的。例如,在教唱五年级某一课时,第二部分的合唱虽只有一个乐句,但集体唱还是出不来效果,这时学生们自发地选出6个小老师,请他们为大家表演合唱,同学们终于能够听到纯净的和声,教室里可安静了,接下来大家就在小老师的带领下分成两个声部认真练唱。最终的结果还是不准!但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听觉的积极的训练。

  五、自身修养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甚至是一缸水。”只有自己的修养高了,处理歌曲才会得心应手。反之,教师自身修养不高,对合唱不感兴趣,则会影响合唱教学的展开。关于这一点,我们音乐老师应多向专家请教,可以多听音乐会,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和合唱修养。

  香港的著名童声合唱教育家、指挥家唐少伟先生曾经说过:“搞好童声合唱的最基本、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强学校普通班级的合唱教学……”合唱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只有从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以合唱的基本学习和训练,真正普及合唱艺术,才能够使下一代的音乐素质得到整体性的提高,继而推动学生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学论文8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简要介绍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中一部分是练习节奏与旋律。节奏的练习主要是指练习的规则与姿态以及反应能力的练习,用声势进行节奏的训练,对节奏基石的提取和练习以及对于节奏进行引导、自编和补充练习等内容。而旋律方面则主要是指演奏歌曲或是乐曲、音乐乐器等其他乐器的演奏规则和方法,为歌曲伴奏,即兴演奏以及自编乐曲、欣赏教学、识谱教学等内容。另外一部分就是基本形体动作的训练,这主要是指动作训练、反应训练、舞蹈表演、动作的伴奏以及即兴动作和动作游戏等内容。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幼儿舞蹈创编的影响

  (一)对于舞蹈教学中节奏方面的影响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于幼儿舞蹈教学中的节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求舞蹈的节奏清晰明确。由于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不强,幼儿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抢拍或是拖拍的情况,这就直接降低了舞蹈动作的整齐度。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则要求舞蹈教学中,选择节奏鲜明清晰的音乐,从而在强重音的刺激下,唤醒幼儿的记忆功能。幼儿对于音乐的节奏与旋律记清了,他们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就轻松很多。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求舞蹈教学选择旋律易记的音乐,这样也可以缓解幼儿紧张与焦虑的情绪。

  (二)影响舞蹈教学中听力能力的培养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还影响着舞蹈教学中幼儿听力能力的培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将原本性音乐与动作和舞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够有效调动幼儿的听觉神经,让幼儿学会倾听、辨别甚至是想象各种生活中的不同的声音,从而能够帮助幼儿在舞蹈的学习中有效提升他们的听力能力,使他们更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

  (三)肢体训练之于舞蹈创编的意义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肢体的训练。比起传统的音乐教学重理论知识的特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则主要是注重幼儿的实际训练。因此,肢体训练便成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重要特点之一。奥尔夫教学法中的肢体训练,有助于舞蹈创编。舞蹈创编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语言”的艺术形式,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是充分调动幼儿舞蹈时的各种肢体语言与动作,从而保证他们快速地将教师所教的内容吸收并牢记在心。因此,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对于舞蹈创编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5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