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音乐
23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 QQ: 3346581880

  (二)发挥肢体语言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广义上的语言包括肢体语言,音乐课堂本身就是一个小的艺术舞台,在舞台上肢体语言显得尤为重要。音乐教师要善于并指导学生准确运用肢体语言来增强舞台表现力和音乐艺术的美感[3]。肢体的伸展舒张均要与音乐节奏旋律相协调,与音乐不协调的肢体语言显得生硬,甚至“画蛇添足”,因此要用准确的肢体语言让学生享受音乐艺术的美。

  (三)善于运用诗化语言描述音乐作品

  要善于运用诗歌般美妙的语言描绘音乐场景,让学生沉浸在浓郁的语言环境之中。如音乐作品葫芦丝独奏《月光下的凤尾竹》教师可以用这样的语言描述:“宁静的夜空,月光皎洁,江水缓缓的流淌,在月光下晶莹剔透,如何的月光,宛如缓缓流动的江水,化成美妙的雨滴倾洒在凤尾竹上,凤尾竹斑驳的影子在晚风中摇曳,向舞动的绿色精灵……”这样的描述一下子让学生置身于美妙的意境中,受到教育与感染。

  二、适当运用时代型网络语言,让音乐课堂接地气,传播正能量

  随着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网络语言正在逐步改变并影响着人们的语言环境,音乐课堂作为一个小的艺术传承和音乐教育平台,音乐教师也应该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音乐后备人才和传播弘扬时代精神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为己任。

  (一)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运用网络词汇沟通

  恰当使用网络词汇并不是一味地迎合,而是借助网络词汇更好地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恰当的运用网络热词能使得授课与时俱进,比如用“给力”等词汇对学生进行表扬等。

  (二)要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要关注社会发展

  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学习以“中国梦”为主题的音乐作品,将音乐课堂巧妙地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相结合,自然体现社会面貌和时代气息,以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和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情操。

  (三)使用健康、文明、积极的网络语言

  作为教师,在教学时还应该注意使用健康、文明、向上的网络词汇,不能将具有骂人、歧视等负面意思的词汇带入课堂,不论那种语言,语言之美都以文明向上为最基本的前提。

  三、重视语速语调

  在课堂上,正确把握语速语调尤为重要,不恰当的语速让学生听课往往精神不振、一惊一乍或者昏昏欲睡。语速过快则让人不知所云,显得敷衍行事、照本宣科,语速过慢则显得有气无力、缺乏激情;语调过低学生难以听到或者打不起精神,语调过高则显得粗糙高亢,缺乏美感。因此,适当把握语速语调,是保证课堂语言美的重要方面,多快多高为宜,因人因环境而异,但总的原则是要符合教学课程的情景情节,强调重点时高亢、直述事实时平直、长串排比时明快、优雅安静时缓慢。抑扬顿挫、字正腔圆的语言,往往给人以心旷神怡、心潮澎湃的感受,能激发学生对于课堂的热爱。

  四、结束语

  音乐课堂语言,承载着神圣的使命,课堂语言之美,主要体现在幽默、平实、专业、准确、积极向上等多个方面。音乐教师,必须要在这些方面下功夫,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将音乐课堂变成艺术传承、音乐享受、知识传播、道德教育的平台。

音乐教学论文7

  摘要:音乐教学是一种艺术教育,人们对艺术的追求无穷无尽的。小学合唱教学,是一种集体性很强的声乐艺术,是音乐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它高雅的音乐艺术表演形式不仅能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人们的审美情趣,它更是一门艺术、一门科学,是美育的重要内容。根据在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积累的教学经验有了些新的思考,与同行们共勉。

  关键词:合唱;思考;音乐课堂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集体生活是学生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推动力,为儿童发展所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身是一个悲剧。”因此,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这种独特的艺术活动形式对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行的音乐教材中有许多的合唱歌曲,这些歌曲的题材广泛,风格各异,其中还有很多深受学生喜欢的儿童合唱歌曲。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这些宝贵的资源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有的只教唱一个声部,把合唱改成了齐唱,有的干脆不教了。我认为造成这样的结果有很多原因:教师对合唱教学缺乏认识,教学环境的限制……但主要的还是教师对合唱教学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长期以来形成了恶性循环,使教师和学生对合唱产生了畏惧感,最终导致放弃。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5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