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初中音乐教学中问题的解决方法
1.有针对性地激发初中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诉求作为核心,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首先是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以更好地发挥出音乐课堂教学应有的效果。与此同时,还要求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另辟蹊径进行初中音乐教学策略的优化,以促进初中音乐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例如,在《北京的金山上》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这首歌诞生的背景、创作的基本情况,先让学生欣赏《北京的金山上》的背景故事和乐曲。然后对《北京的金山上》进行深度赏析,进而在学生自主练唱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势和效果。
2.保证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设计合理
为了保证初中音乐教学效率,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就需要充分结合具体知识点、知识体系、初中生学习的基本特点,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以及教学中的具体方式方法的合理应用进行精心策划和安排。例如,在《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对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具体教学方法的应用做合理的策划。比如,首先可以让学生跟着视频学习试唱这首歌,然后让学生自己发现这首歌包含的乐理知识,并且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游戏等形式,去探究发现歌曲的内涵。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同时通过丰富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认知,让他们的音乐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显著提升。
3.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现代多媒体教学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丰富等优势,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和多媒体互动中接受信息,使教学活动形象化、立体化,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当下,利用多媒体教学成了各种公开课的必要环节,观摩课、评优课、竞赛课都用上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无论执教者、听课者,甚至评委都一致认为不用多媒体,这节课就不高端、不大气,跟不上形式,就不是创新。无论它是否有实用价值,多媒体在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被无限夸大,以至于“神化”。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优势为教学目标服务,本无可厚非,但它也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或补充。我们教师千万不要为了好看,不求实用,一味地抛弃传统教学模式;为了追求形式上的潮流,而将教学目标弃之不顾,是得不偿失的。综上所述,在对初中音乐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考研究过程中,要对音乐教学特点进行总结,对初中生的特点进行分析,以制定出合理的课堂教学策略,发挥课堂教学对于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推动作用;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和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锻炼学生的音乐思维,并注重与其他学科建立有机联系,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要合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丰富初中音乐教学的手段和资源,从而更好地促进初中音乐教学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琼茜.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之微探[J].新课程(上),20xx,(10).
[2]梁琴.关于初中音乐教学艺术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33).
[3]杨小亮.关于初中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J].文理导航(中旬),20xx,(12).
[4]高小亮.试论初中音乐教育中的情感体验[J].高考(综合版),20xx,(11).
[5]张勇梅.初中音乐渗透惩戒教育的途径探讨[J].文理导航(下旬),20xx,(12).
一、运用准确的专业型课堂语言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一)准确使用音乐教学术语
专业型教学语言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工具,准确使用专业术语,是各行业人员技术水平的基本体现,在音乐课堂上的专业型语言,更应该注重专业术语的使用。要是教师均使用生活化语言、俗称等代替专业术语,一方面体现不出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感,另一方面给学生留下“音乐课就是唱歌”的片面印象,更不利于音乐人才的培养。例如生活化语言中将三声部称作“上面的”声部、“中间的”声部以及“下面的”声部,而专业术语应该叫“高、中、低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