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高职汉语言教学创新策略
3.1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顺应教学改革
教师要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现状,这样只会让学生形成抵触的情绪,所以老师需要转变教学方式。首先,老师需要增加和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从和学生的互动中明确学生在进行汉语言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一旦学生在教学中出现错误,教师可以主动进行教学的纠正。其次,在进行教学改革的时候,老师要将汉语言教学和互联网进行融合,确保能够运用互联网中的优点帮助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加清晰老师的教学思路,不会对于教学出现抵触情绪。很多汉语言老师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老师,教学自身存在一定的传统性,不容易接受新的改革方式,而是固守传统,不懂得教学上的变通。高职老师需要经常和优秀高校的专业老师进行经验上的研究,使用最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东西。由于语文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微博、论坛以及各种其他的交流软件进行教学方式的交流,让老师能够更加充分帮助学生进行汉语言方面的学习,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3.2建立健全完善的汉语言教学课程体系
由于汉语言教学不仅涉及到汉语言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涉及到教学法以及各种教学常识的知识学习,所以高职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的时候需要进行综合考虑。高校的管理人员需要从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出发,结合学校自身的教学体系,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在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学校不能单纯地凭借自身的理解进行设置,还需要从更高的层次去思考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优化之后能够达到的目标。在完善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去引导学生更好地接受学校的课程体系。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进行自学,在必要的情况下对于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在实践中需要了解汉语言的课程体系,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整体教学效果,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3领会汉语言文学教学理念
在教学改革中,高职院校应该教会学生领会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理念,将教学理念化为自用,这样才能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转化成自身的知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教的方式方法,不能将一种教学方式运用到所有学生身上,要懂得转化教学方式,用理论和实践、主观和客观、静态和动态的方式让学生领会到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理念。在高职院校中很多教师只是重视学生毕业之后的发展方向,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只重视专业知识,不懂得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汉语言文学教学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将理念渗透到教学中。老师要督促学生从日常学习中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以此提高汉语言教学的效果。领会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理念不仅需要老师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学生也可以进行配合,学生可以依靠自身的能力举办相应的活动,让其他同学从活动中感受到教学理念,不断对于教学理念进行深化。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创新已经在高职院校普遍开展,在开展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在开展中遇到的问题时,老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竭尽全力进行克服。针对高职学校的办学特点以及汉语言文学的特殊性,高职学校需要对于每一个学校的特殊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以此采取特色化的解决方案,最终改善教学现状。
参考文献:
[1]刘纪.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18):69.
[2]季瑶佳.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分析[J].中外交流,2017,(28):179.
[3]蔡聃.探讨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的审美教育[J].时代农机,2016,43(12):129,131.
【摘要】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由于教师忽视了对儿童文学作品中人文教育的重视,导致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无法发挥出其人文性价值。本次研究在分析小学语文中儿童文学教育人文性的作用的寄出上分析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最后从改进目前教学措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角度提出几点提升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育人文性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目前的小学语文中儿童文学教育工作提供有价值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