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教学论文
一、当前旅游地理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一)教材方面的问题
虽然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中职学校的旅游地理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是从旅游行业的整体进步上来看,仍然存在一定欠缺和不足,在旅游地理的教学上仍存在值得强化和提升的方面。就目前而言,我国许多中职学校所使用的旅游地理教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教材的内容模式化较为严重,很大一部分都属于绪论、分区旅游资源或景点旅游资源,过度突出知识的系统性,而忽视了对学生们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职业教育的实际应用。中职学校的主要目的和职责就是为社会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劳动者,来为社会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因此,中职学校的学生培养应当讲究实际价值创造能力和实践的培养,落实好自身的定位。然而,旅游地理相关教材却将理论知识的教育摆在了教学模式的首要位置,这使得职业化的教学模式很难得到有效的开展,也不利于职业型人才的培养。
(二)生源方面的问题
与此同时,生源问题也是影响旅游地理教学的一个难点。在中职学校中,大多数学生在初高中时期的学习成绩都不是很好而且学习能力也不强,在班级通常是处于边缘的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也缺少对相关纪律的重视,因此这些学生的自制力都不强,而且对于相关的规章制度也没有足够的认识。甚至经常出现违反学校的各种制度以及班级纪律的现象,如果不及时解决处理很可能导致其他学生的效仿,继而产生一个恶性循环,直接影响到旅游地理的教学成效。这种客观性的因素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旅游地理的教学难度,也会为旅游地理教学优化带来更多的阻碍。另一方面,由于中职学校在定位上以及相应的人才培养层次上与其他高等院校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并且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相对不足,使部分教师会出现内心的偏差。而且教师们长期面对学习基础较差学生的过程中,还会不断地遇到来自学习和管理中的各种问题,直接影响到旅游地理的实际教学成果。
(三)实践教学方面的问题
由于我国中职教育的发展时间尚短,很多方面的制度建设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许多的差距,使得传统教学方法在已快速发展的今天已不能更好地适应旅游地理的教学需要。并且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年来我国中职的旅游地理教学一直都属于封闭的状态,无论是在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上还是对于激发学生们技能学习的主动性上都有很大的欠缺,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更是很难在旅游地理教学中得以寻觅。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现在旅游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们个性自由发挥上以及知识的合理有效学习等方面。当前,许多中职院校为了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旅游地理教学任务,将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进度进行了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虽然这种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能够在较少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但终归而言这种模式对于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实际学习成果具有很大的阻碍,使教学和实际应用完全脱离开来,不利于我国职业型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们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和培养。这将直接影响到旅游地理教学的应有成效,也会成为羁绊旅游地理教学优化的重要掣肘。
二、关于旅游地理教学的优化对策
(一)合理定位教学目标
为了对当前旅游地理教学进行优化,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中职教育而服务,使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运用到实际中职教育中,就要从多方面共同入手。首先,就要确定好教学的目标,为旅游地理专门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根据我国社会的现实需要提供一个标杆。根据中职学校的自身属性,去对旅游地理的相关教学因素予以探析。为此,通过对中职教育特征和旅游地理教学双发特点的结合,可以制定出如下教学目标:其一是要使学生们能够通过旅游地理教学来系统的掌握旅游地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丰富学生们的知识面;其二则是要培养学生们能够熟练运用旅游地理知识的能力,可以在接受旅游地理教育后合理的介绍区域旅游资源,并正确的解释旅游资源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其三是强化学生们的空间思维与综合动态结合能力,使其能够根据旅游地理知识的学习进行旅游线路的编订,强化其专业能力和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