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目标上二者相一致
在企业的核心能力中,可持续创新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了组织、观念、产品、技术、市场及管理方面的可持续创新。创新能力的提高,为的是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其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得以提升。而财务管理目标又必须体现出企业的持续性、发展性和盈利性目标,所以说二者在目标上,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
(四)财务管理目标直接影响着财务核心能力的实现
对于企业来说,其财务能力的统帅、核心是财务核心能力,财务核心能力在财务能力体系中处于核心位置,所以财务核心能力与其他财务能力有着必然联系,同时,财务核心能力还能包容、体现其他财务能力。企业要提高其盈利能力,首先要提高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的提升可促进偿债能力、社会共享能力的综合提升,其也是推动企业成长的重要动力。企业盈利能力、成长能力的体现,有赖于财务管理目标的支持,这两种能力的实现都必须与企业的财务管理总目标相一致,所以说财务管理目标直接影响着财务核心能力的实现。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含义
财务管理目标又称理财管理目标,是指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评价企业财务活动是否合理的标准,它决定着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具有导向、约束、驱动与评价的功能。财务管理目标具有以下特征:
1. 能准确度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应当可以准确度量,具有明确、具体、定量化的财务指标,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与企业经营目标保持一致,具有统一性,是指财务管理目标应当与企业经营目标保持统一,财务管理活动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一部分,应当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的总目标。
3. 财务管理目标是与企业经营目标呈梯度性。财务管理目标是与企业目标统一的,在不同的时期,企业经营目标有差别,相应的财务管理目标会有所不同,这样就形成了财务管理目标的梯度特征。
4.财务管理目标有长期性。企业财务管理要注意克服目光短浅,让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能够做到长短结合,有效兼顾,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健康、稳定、长期发展。
二、企业财务管理所追求的目标
1.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企业利润最大化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营利性组织,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大,说明企业所创造的价值越多,扩大再生产的来源就越充足,越接近企业最终目标。利润作为考核企业的首要目的,把企业职工的经济利益同企业实现利润的多少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也使得利润逐渐成为企业运行的主要目标,它作为一种财富管理的目标,各有优缺点。
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优点在于:一是人类社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更多的剩余产品,利润越多,说明企业创造剩余产品越多。二是在市场经济中,资本的使用权最终属于获利最多的企业,符合资本运动的规律。三是只有每个企业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整个社会财富才能实现最大,整个社会才能进步和发展。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缺点主要是:第一,它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而现代企业所运用的资金都是有其时间价值的。
同时,它也没考虑风险,一般而言,所追求的利润不同,所承担的风险也不同,追求利润越多,承担的风险就越大;反之,承担风险就越小。第二,它没有结合投入的资本。利润是经营活动的最终结果,如果不与投入资本相结合就很难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优劣做出评价。第三,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容易导致企业财务决策有短期行为倾向,从而使得企业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忽视了新产品的开发、人才的合理利用、设备的维修保养、履行社会责任等。所以,现代财务管理理论认为,利润最大化并不是最优的财务管理目标。
2.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发展与更新,现代企业不仅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产品的需要,体现企业存在的价值,而且必须有较强的赢利能力、偿债能力,处理好各方面的财务关系,树立起自己的形象。同时要使企业自己的价值越来越大,所以,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已渐渐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理财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