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取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保证将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应满足各方利益关系,不断增加企业财富,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也有利弊,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克服了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缺陷,吸取了股东财富最大化观念的长处,是人们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深层次认识的进一步拓展,因而成为现代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想选择。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真正实现,是建立在正确处理企业的各种财务关系及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基础之上的。它不仅考虑了股东的利益,使股东财富达到最大,而且也充分考虑了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使他们也得到了利益的最大满足。
具体讲这种理财目标的优点在于:(1)充分尊重和满足了企业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2)更好地体现了财务管理的本质要求。首先,企业价值的大小不是取决于企业在短期行为思想支配下的业绩,而是取决于企业长期发展的积累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其次,企业价值是与企业生存和发展相关的各项因素综合反映的结果。企业价值的大小,不仅与企业当前和未来的盈利能力相关,还与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各种资源的运用能力、偿债能力、防范与控制风险能力、社会贡献能力等密切相关。(3)能促使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如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保护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节约能源资源消耗、支持教育与福利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都有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企业价值最大化也有如下重大缺陷:(1)未突出强调所有者的利益。现代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所有者往往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理财大权实际上控制在管理者手中。企业是所有者的企业,所有者承担着最大的风险,因此理财目标必须特别注重保护所有者利益。(2)不能处理好积累与分配的关系。强调企业价值最大化,就会片面强调积累,忽视分配。企业管理者往往能影响甚至控制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如果所有企业都不分配利润,则生产也就失去了意义,同时生产也会因缺乏动力而陷入停顿。故不分配利润既背离了所有者利益,也不符合社会利益。(3)可能导致短期行为。企业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值也应当遵循马克思的商品价值理论,即取决于企业所凝结的人类社会一般劳动时间。理财目标的量化数值必须是时点数与时期数的结合,这样才能较好地避免管理者的短期行为,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不能做到这一点。即使对它附加一些限制性阐述,也不能弥补这一缺陷。
3.企业相关利益最大化目标。相关利益最大化目标是指公司经理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全部相关利益负责,而并非只对股东利益负责。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的经营风险不断加大,风险的承担者由单一的股东变成了股东经营者、债权人以至职工。这里的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职工及政府,相关利益最大化就是上述各方面关系人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如果说企业最大化的目标只是在复杂关系中抽出了一些本质性的联系,那么相关利益最大化这一目标可以说是浓缩了企业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理念。在现代企业经营环境下,财务管理目标应定位于为企业相关利益者服务,而不是单纯为企业股东服务,即需要对相关利益做出周密的考虑,以便减少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冲突。
三、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鉴于目前市场经济的具体情况,企业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是理财目标的现实选择。对于要确立什么样的财务管理目标,首先要分析哪些利益关系会对企业理财产生影响。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企业的理财主体更加细化和多元化。股东、企业经营管理者、债权人、员工、政府及顾客间有着一种法律上的契约关系,在这种契约基础上组成了企业,所以笔者认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首先包括企业本身,然后是股东、债权人、企业、经营者、政府、员工等。如果实现了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那么货币的时间价值,风险与收益,企业的总目标,各利益主体的利益都得到充分的兼顾。所以说,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最佳选择,主要从以下四方面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