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这是因为这一目标注重企业在企业发展中考虑并满足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而企业本身作为企业利益相关者之一有其总目标生存,发展,获利。其他利益相关者以企业这一利益相关者为核心来协调和满足各自利益。从而,在这一理财目标下企业在求得可持续发展中,可以站在企业的角度上进行投资研究,这就避免了只站在股东的角度进行投资可能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2. 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体现了利己和利社会的统一,有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由于兼顾了企业、股东、政府、顾客等利益,企业就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牟利的组织,而且还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企业在寻求其自身的发展和利益最大化中,由于顾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就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正确处理各种财务关系,自觉维护和确切保障国家、集体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3. 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是一个多元的目标体系,很好地兼顾了各利益主体的利益,使他们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并使企业利益、股东利益,达到最大化的同时,也使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达到最大。
4. 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体现了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统一。有些人会认为这一目标很难有可操作性,而笔者认为,这一点反而是这一目标的进步之处。虽然我们不能制定出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但从各个利益主体的角度去考察其绩效便会很容易。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有各自的目标,相互协调,使共同利益达到最大。
只要合理合法,互利互惠,所有利益相关者财富达到最大化是可以实现的。相关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经济价值目标和社会价值目标的统一,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经济价值最大化目标实现了,有利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有利于解决就业,提高职员的素质等,从而促进社会价值最大化目标实现。反过来,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加强环境保护、履行社会责任、增强企业信誉,这无疑有助于经济价值目标的实现。
所以,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在经济价值目标和社会价值目标双重作用下,使企业整体价值达到最大化。总之,企业是股东、债权人、职工甚至政府等多边契约关系的集合,如果将企业目标仅仅归结为股东的目标,而忽视其他相关利益群体,必然导致矛盾冲突,最终损害企业的利益和价值。
所以,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应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强调社会财富的积累,协调相关各方利益,最终追求企业整体价值的最大化。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财务管理理论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其中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一般原则分别是:依法理财原则、勤俭节约原则、预算控制原则和量入为出原则。财务管理目标又称理财目标,是指公共组织进行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它决定着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财务管理目标是一切财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
关键词: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特征、目标
一、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目标的特征:
(1)财务管理目标具有相对稳定性。随着宏观经济体制和公共组织经营方式的变化,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和深化,财务管理目标也可能发生变化。但是,宏观经济体制和公共组织经营方式的变化是渐进的,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才会产生质变;人们的认识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后,也需要有一个达成共识、为人所普遍接受的过程。因此,财务管理目标作为人们对客观规律性的一种概括,总的说来是相对稳定的。
(2)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可操作性。财务管理目标是实行财务目标管理的前提,它要能够起到组织动员的作用,要能够据以制定经济指标并进行分解,实现职工的自我控制,进行科学的绩效考评,这样,财务管理目标就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具体说来包括:可以计量。可以追溯。可以控制。
(3)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层次性。财务管理目标是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这个系统顺利运行的前提条件,同时它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各种各样的理财目标构成了一个网络,这个网络反映着各个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财务管理目标其所以有层次性,是由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内容和方法的多样性以及它们相互关系上的层次性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