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居民消费模式制约消费增长、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消费模式是人们消费关系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是对人们的消费行为进行社会价值判断的理论概括和依据;它反映了人们消费生活中诸如消费需要、消费观念、消费倾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习惯和消费体制等各方面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变化。人们的消费行为受一定的模式支配,消费模式又制约消费增长。从理论上说,一定的消费关系,一定的消费体制,一定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等,体现一定的居民消费模式。
而不同的模式表现不同的消费倾向和消费需求,因而它又制约着实际消费状况和消费需求增长态势。 消费模式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制约和约束,是通过消费增长这个中间环节来发挥的。消费增长既有它的态势,又有它的内容、结构和方式,它们受到消费模式的支配和影响,又强有力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奔小康,消费重心逐渐转向质的提高,即要求扩大消费领域,提高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改善消费环境,这就要求经济增长方式要由粗放转向集约,强调资源的集约使用。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消费需求由数量到质量转化,既是我国资源日趋短缺对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又是消费模式对消费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约束作用的根本表现。尽管消费模式变化主要是受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品价格、产业结构等经济因素,以及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和消费环境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但也在较大程度上依赖政府消费政策的引导、监督和制约,进而影响到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
(二)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通过改善居民的消费模式,是实现从消费增长到经济增长,乃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极其丰富,其中消费的可持续发展反映了消费的地位、性质和属性,消费与生产的关系,反映了消费品生产的位置以及消费的规模和消费增长态势,从而在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条件既定的条件下,从消费量及其增长态势上体现消费的标准形式。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的现代社会,任何超越本国和地区资源承载能力和污染(技术)治理水平的不合理消费行为和模式,均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因此,在人与自然能否协调发展关系到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的背景下,笔者认为,通过改善居民的消费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满足居民日益上升的消费需要,尤其是绿色消费需要,进一步提高整个社会消费质量的必然要求。
由于“一切需要的最终调节者是消费者的需要”[4],而需求是需要的实现,因此,市场经济其实就是消费需求导向型经济。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如果居民的消费需求偏向于追求“高消费”、过度消费等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它必然会导致不可持续生产行为和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最终导致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难以为继,生态环境更加恶化。转变居民的不可持续消费模式,实现消费的可持续性增长,不仅是改善生态环境,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提高消费质量的根本要求,更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存在不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不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最大危害,不仅仅是对自然资源的耗竭,更重要的是损失了环境容量,危害着子孙后代生存的环境空间,最终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乃至可持续发展[5]。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一直致力于把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然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规模的扩大,同时也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源占用的增加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因此,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为解决资源短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等西方国家转变能源和资源发展战略的经验,即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约束和规范企业生产行为和公众消费行为。更为重要的是,广大居民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消费理念,秉承适度消费、公平消费、责任消费和文明消费原则,通过树立生态文明消费观,转变日常生活中存在的资源耗损型消费行为和模式,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