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心中导师是一位严谨、认真,但通情理又不失亲和力令人尊敬的人,亦师亦友亦亲人。这份严谨认真不只是对我们师姐妹们,它已经是导师平时做人干工作求学问的一种态度。记得有次给整个法学院上课,导师身体不舒服,可导师既没休息没调课,一节大课下来更是没喝一口水,就这样一个小细节一下就让我感动了,也让我想起了曾经的几位老师们,她们每一位身上都有这份难得的严谨和认真,让人感动又不由得让接触过她们的人都肃然起敬。我每次发过去的论文,导师无论生活、工作、课题有多忙,时间有多紧张,总能在最短时间里发过来很详细的修改意见,每一条都清楚地标识出来。
年前有次修改论文,我们谈着谈着就到快中午的时间了,冬日的阳光晒得人身上暖乎乎的,我跟导师对着电脑,一人拿一份论文,老师详细地一处一处讲解着,还时不时停下来看我是否都能清楚记下来每一处注意要修改的地方,当时老师真是“手把手”一点点告诉自己应该怎么改注意什么,可能是阳光正好,我就冒出一句特孩子气的话“老师,要是我们不毕业,能一直跟着您学习多好”。是的,我特别感谢也珍视跟导师的这份师徒缘分,无论是面对学习工作还是今后的一些难题,导师的严谨认真将会一直给予我力量:很多时候,给自己些压力,用心去做事,结果会比开始想象的要好,起码不留遗憾。
其次,我要感谢专业里五个可爱的小伙伴们,我们相互激励愉快地走过这三年:课后一起准备的每一份资料,馆里自习室一起努力奋战的每一场考试,也曾在清冷的冬天早起上课,被路上遇见专门起早办事的同学惊呼“你们这么早吗”,也习惯了中午吃饭时某位小伙伴会说“你们准备好了吗,我要开始放映了”,然后大家像小孩子排排坐那样,围在一起边吃饭边看剧,一口饭都没下肚也不忘讨论一下节目里各种让人欢乐的剧情……三年了,我想我们都习惯了生活中有彼此的参与,也在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里收获了这份别样的亲情。
在此,还要感谢其他专业的同学们,她们不只是对我的论文写作提出过宝贵意见,更重要的是那些“与奋斗有关的日子”我们一起走过。感谢这二十年遇到的每一位小伙伴们,愿我们珍惜青春,相信自我奋斗,不轻易妥协言败,相信我们每一位都能在不久的将来获得属于自己的绽放。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我常说有不一样的爸爸妈妈,但天底下的父爱母爱都是一个理,都是一样的。我觉得没有哪一种语言、哪一种表达方式,能够写出父母对子女到底是怎样的付出,怎样的一种大爱。也总觉得“爹”“娘”这样一种称呼父母的方式,对于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乡村孩子们来说是自出生所有感情的来源,每一次开口都是一种警醒和知恩。我和哥哥总说,这辈子遇见这样一对父母,真是何其有幸;我们总想着:
父母的为人处事,不应只是让我们受益,他们走过的路、遇到的事、见到的人,远比书上写的电视里看到的要复杂精彩甚至是更有“戏剧性”,更有教育意义。每一次我们从父母身上看到的学到的都是面对生活从来都不会丢掉的坚韧、宽厚、平和。我总想,假如有幸去了西安,一定要去拜访一下陈忠实老先生,给老先生讲华北平原上一个普通村子里一个家庭两脉人员近百年来的故事,讲村子里的人们平凡而伟大的故事,希望老先生可以把它写下来,让更多的人感受土生土长的村里人骨子里那种韧劲儿、厚道,让更多的人越来越具象地相信美好。
在今后的岁月里,有老师们谆谆教诲的指引,有朋友们并肩奋斗的激励,有父母坚韧宽厚的感染,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实现跨越,展示出自己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