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逊(Wilson)在“具身认知的6个观点”一文中指出,若要对具身认知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就要对具身认知的6个观点进行再评价:(1)认知是情境的;(2)认知是有时间压力的;(3)我们把认知工作置于环境中;(4)环境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5)认知是为行动服务的;(6)离线认知基于人的身体。具身认知强调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从自己的身体开始的,人以“体知”的方式认识世界。不管是知觉还是抽象思维等认知活动,都深深地植根于身体的各种活动之中,而这种身体又包含在一个更广泛的环境、社会与文化之中。
二、具身认知对二语习得的作用
二语习得可分为自然习得(nature)和后天学习(nurture)两种。Ellis(1985)归纳出七种二语习得理论,即普遍假说、监察理论、文化迁移模式、文化适应模式、话语理论、多种语言能力理论、神经功能理论。普遍假说认为,人类具有先天固有的、内在的语言习得机制,即语言习得过程中人们使用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LAD)对所输入的语言进行加工转换,从而生成无尽的表达思想的语言和观点。监察理论假说认为:(1)语言习得与学习假说指出,习得是儿童获得母语的无意识过程,而学习则是一个有意识的学习过程,学习者注重语言形式和语法规则;(2)自然顺序假说认为,第二语言的规则是按照可以预示的顺序来习得,具有普遍性;(3)语言输入假说认为,学习者是通过对语言的可理解性输入逐步习得第二语言的;(4)情感过滤假说认为,情感因素影响学习者对语言信息的过滤程度,也就是对目标语的接受程度。文化迁移模式认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受社会和心理上同本族语者之间距离的影响,即学习者目的语的文化迁移程度决定了他们第二语言习得的程度。文化适应模式强调了语言习得的社会性和文化性,即第二语言习得取决于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接触、适应、接受和趋同的程度。话语理论指出,语言学习者通过参与交流发现语言的潜在含义,并且通过交流,完成某些语言活动,构建语言结构规则和促进语言结构规则的发展。多种语言能力理论则强调语言在使用过程中的语言产出。神经功能理论解释了大脑对语言信息的加工系统决定了语言的发展和使用。人的左脑主要负责语言,承载语言的创造功能,包括大脑对句法和语义的加工与理解、以及说和写的能力。
(一)知觉符号系统
1999年,Barsalou针对命题符号理论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知识表征的另一套系统,即知觉符号系统(perceptual symbols system)。知觉符号系统认为认知、思维和语言根植于感觉运动系统,知觉符号是对知觉过程中产生的神经元兴奋的记录,与指代物存在着类比的关系。知觉符号既是图式化的又是多感觉通道的,彼此间通过整合以形成模拟器(simulator),即概念,这个模拟器会对一个知觉成份进行无限的模拟(simulation)使概念具体化。
知觉符号的主要特征:1)知觉符号不是客观图片,是以知觉为基础的神经表征。在知觉过程中,感觉运动区域中的神经系统从外部环境和自身知觉中获取信息,形成表象和知觉共享的神经系统。2)知觉符号中的图解性来自认知心理学所公认的假设,即选择性注意将知觉中的信息分离,进而把分离的信息贮存于长时记忆中。有关记忆的研究表明长时记忆的储存是跟随选择性注意而进行的,至少在相当程度上是这样的。对自动化的研究也表明选择性注意控制储存。当选择性注意持续地集中于部分经验时,大量的图解式表征就被储存于记忆中,而这些表征可提供基本的符号功能;3)知觉符号的形成过程不仅可以在视觉中进行,还可以在其他感觉通道和内省中进行。例如,人们通过听觉获得各种声音的知觉符号,通过触觉获得质地和温度的知觉符号,通过躯体感觉获得手部运动和肢体运动的知觉符号。每一种符号都储存于独立的脑区,即视觉符号储存于视觉区,躯体感觉符号储存于运动区等等。4)知觉符号在长时记忆中并不是独立存在的,相关的符号组成一个模拟器,从而使认知系统在客体或事件不在现场出现时仍能构建出对它们的具体模拟。5)框架是用来对某一类别进行模拟时使用的一个整合的知觉符号系统。框架和由它产生的模拟物共同组成了模拟器,在知觉符号系统中框架和图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知觉符号系统形成“车”这一框架的过程包括:在知觉第一辆车时先对车的整体形状和部分结构形成图解式的符号,再将这些符号整合到一个框架中;接着,当知觉第二辆车时就会产生回忆,使第一辆车部分整合的符号得到激活;然后先对第二辆车与第一辆车相同的形状和结构信息进行加工,再对第二辆车的其他部分进行加工,建构出新的知觉符号;最后,从两辆车提取的信息都会整合到一个知识结构中,这一结构就组成了“车”的最初框架,从两辆车相同的部分抽取出的知觉符号会对应到框架中的某一部分。6)人类的言语符号和知觉符号一样,也是对知觉事物的图解式记忆,只是被知觉的事件是以说或写的形式出现的。当选择性注意集中于所说或所写的词语时,从知觉状态中抽取的图解式记忆便会整合到模拟器中,并在此后的再认、想象中产生这些词语的模拟。当词语的模拟器在记忆中产生时,它就与这些词语所指代的客体或事件联系起来。(王瑞明等,2005a; 20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