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珋±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进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第二节 数据结果
4.2.1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考核情况
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合格率、文书合格率、专科知识考试合格率、孕产妇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投诉率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4.2.2两组孕产妇对护理满意度调查情况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4.29%,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56%,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第三节 层级管理的谈论
产科的孕产妇多病情变化较快,且多关乎产妇和孩子的安全与健康,关系到一个家庭的未来,因此,对于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服务意识和质量多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产科的.医疗服务具有多边性、复杂性、高风险等特点,因此,产科的护理更需要合理的护理方式,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和孕产妇满意度。层级全责护理模式的开展,有利于实现护理人力资源的最大化最优化整合。产科的孕产妇多对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尤其是初产妇,缺乏对自身与新生儿护理的必要知识,且分娩前后生理和心理都经历着十分复杂且微妙的变化,容易产生紧张、烦躁、胡乱猜忌等不良情绪,对产妇和婴儿均有伤害。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全程对产妇进行责任护理,护理人员对产妇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的相关特点均应十分了解,并在生产前后密切观察产妇的情绪变化,并给予及时的心理护理,避免产妇不良情绪的发生与延续。同时,对产妇及家属进行知识培训,提高孕产妇对相关知识的知晓度,增加护患沟通,增加孕产妇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提高孕产妇满意度。对于工作年限短、工作经验较少的护理人员来说,层级全责护理模式的实施,由责任组长给予指导,可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业务水平,保证了护理质量。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分层分权,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利于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本研究结果可见,观察组孕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合格率、文书合格率、专科知识考试合格率、孕产妇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投诉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模式应用效果。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5.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xx年1月至20xx年10月在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治疗的120例产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有6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年龄为20~36岁,平均为(26.9±1.9)岁;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1~37岁,平均为(26.8±2.1)岁。全部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比较,都不存在差异,具备可比性(P>0.05)。
5.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而研究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方法,具体护理措施为:
第一,环境护理。病房内除了进行常规布置外,还应该依照患者兴趣爱好增加不影响健康的小盆栽等,每天可以定时的为产妇播放轻音乐,有助于产妇舒缓情绪,且定期的为产妇提供慰问卡片,和蔼可亲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
第二,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主动积极的为患者服务,且耐心的为患者答疑解惑,从患者的行为反应与心理活动着手,确保一视同仁,善待所有患者。同时,相关的护理人员应该仔细的对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情况进行观察,选择微笑服务理念,使患者的焦虑与紧张心理状态得到有效的缓解。积极主动的'鼓励患者,使患者增强治疗的自信心,以此确保患者可以积极的配合治疗,从而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并尽早康复。
第三,术后疼痛知识宣教。护理人员应该详细的为患者讲解术后疼痛知识以及有关止痛措施,并且告知患者止痛措施具备的重要作用,能够改善睡眠,加强机体免疫力与创面愈合的恢复,叮嘱产妇经常与护理人员交流沟通,防止患者存在忍受疼痛的情况。 5.1.3观察指标 经过临床治疗与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负面情绪以及术后疼痛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5.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统计学对临床资料实施处理与统计,其中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二节 统计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与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负面情绪以及术后疼痛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负面情绪以及术后疼痛等情况都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