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建筑学论文
27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 QQ: 3346581880

  1构建实践性教学的规范阅读与评价体系的原则

  1.1科学性和目标性原则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规范阅读体系的建立和评价体系指标的设置要符合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土木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与行业需求,教学过程的规范阅读和效果评价要尊重客观实际,科学地进行规范阅读,合理设置评价指标,规范评价的实施程序与方法。以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为核心,通过规范阅读和评价,推进实践性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围绕此目标,确立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根本的实践性教学质量观,实践教学的规范阅读和评价应立足于以工程实践能力提升为导向,深化规范阅读改革,突出工程实践能力考核。

  1.2系统性和全面性原则

  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多种因素、多种环节组成的系统,各个因素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制约,涉及到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多个子系统。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实施还涉及到目标、内容、条件、管理、评价等多个子系统,这些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又是由不同因素、环节等构成的相对独立的整体。为此,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其规范阅读与评价要突出系统性和全面性,既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评价,又要深化对指导教师的管理和评价。同时,要从社会、企业、学校、学院、教研室五个层次实施管理与评价。

  1.3实效性和可行性原则

  土木工程实践教学规范阅读与评价体系的实施必须注重实效性,既要注重构建的实践性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应与土木建类专业及其行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相适应,又要注重实施时必须具有可操作性,特别是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指标要客观、数据易于获得和统计,评价的程序和方法要规范、简便,评价的结果和结论能科学地反映实践教学的状态,为实践教学深入改革提供依据。

  1.4多元性和开放性原则

  实践性教学的规范阅读与评价应采取多元化原则,既要对学生完成的实践性教学内容体系中各教学环节(如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进行分层次管理和评价;又要开展学校、学院和教研室以及校内外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进行管理和评价;同时,开展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进行评价。各级部门和指导教师对学生工程实践的管理和评价应具有开放性,实践性教学的管理制度、评价标准、评价程序和方法等对学生公示,推进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

  2实践性教学规范阅读与评价体系构建

  实践性教学规范阅读体系比较复杂,依据全面规范阅读理论,构建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性教学的规范阅读体系,主要涵盖质量信息建立管理机制、学校内部和外部建立评价机制、教学质量建立反馈和改进机制。涉及企业、学校、学院、系和教研室等多个层面上的管理,还涉及到学生自身和校内外指导教师层面上的管理。实践教学管理体系还包含健全的管理制度,如组织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制度、质量评价制度、教师实践培训和顶岗锻炼制度等。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非常有必要。经济类专业实践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非常有必要。实践性教学评价体系是保证实践性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实践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包括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资源、实践教学过程和实践教学效果的`质量评价体系框架。具体包括各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原则、评价机制、整改制度等。

  3实践性教学规范阅读与评价体系实施的关键问题

  3.1深化实践性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促进管理规范化

  在一体化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内容体系运行过程中,推进校内及校外各实践环节的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等研究。结合构建实践性教学内容体系和条件体系,加强各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制度建设,从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层面上,包括土木工程专业一体化课程(毕业)设计教学管理制度、校内及校外实习教学管理制度、实验教学管理制度、社会实践管理制度、科技活动管理制度等。建立各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实践环节的实践目标、实践内容、实践的成果和考核等;同时,规定了实践教学安全管理制度、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岗位责任制度等,规范了各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从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层面上,包括校内外实践基地(含实验室)管理与建设制度、实践基地安全管理制度、校内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岗位责任制度、校内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顶岗锻炼及培训制度、实践教学图书资料管理及建设制度以及仪器、设备维修和维护制度等。通过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建设和管理,改善校内外实践基地(含实验室)的软件条件和硬件条件,为学生高质量完成实践教学任务提高基本保障[5-6]。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5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