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优化实验课程内容,完善实验课程体系
在实验课程中,现有的实验项目多为验证性实验,并且内容过于陈旧,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不匹配的实验课程甚至会对教学造成阻碍,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对实验课程内容进行优化重组,建立完善实验课程体系,从理论到实践,循序渐进,带领学生逐步探索。(1)基础性实验。基础性实验是实验教学的必修环节,是由技术基础课向专业课过度的桥梁,是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所有学生所必经的一个过程。在教学时可以采用独立实验教学或者附属实验教学的方式,教学内容应当重点讲解基础知识,让学生对基础概念有一个全面、充分的认识,同时要适当加入一些综合性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2)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可以由教师针对课程相关知识点提出要求,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拟定实验步骤并得出实验结果。设计性实验的宗旨在于强化学生的基本工程素质,帮助学生将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比如彩灯控制电路设计、组合逻辑电路设计、计时器设计等等。(3)综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是在常规实验的基础上逐步加入设计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侧重于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比如波形发生器电路设计、步进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等。(4)创新性实验。创新性实验教学覆盖的知识面更加广泛,内容包括电子技术基础、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通过创新性的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有机会独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小组团队合作一起完成系统设计、实验制作直到完成设计报告,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个人素质的提升,团队精神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也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一些优秀的学生,学校还可以组织他们去参加各种比赛,为学生提高实力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3.3搭建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激发学生实验积极性
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传统实验教学的局限性导致学生对实验重结果轻过程,为应付验收每每将实验报告完成后上交就算完成任务,还有一些综合性的实验无法在教学时间内完成造成半途而废,无法继续,因此有必要改变实验室的使用管理,毕竟学生实验需要合适的实验地点以及足够的实验时间,建立开放式的实验平台十分必要。学校可以根据实验室的使用功能合理进行资源分配,将实验室的使用情况、实验内容、设备设施、实验时间等信息公布在网上,学生可以随时查看实验室的相关动态,根据使用情况和需要进行预约,并在约定好的时间内进行实验,如此一来极大的增加了学生参与实验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实验室的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实践作用。
4结语
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间距的任务,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改善,努力拓展思路、开发新项目和实验方法,才能创造出更为有力的实验教学环境,培养出能力卓绝的实用型人才。
摘要:本文从电力电子技术这一课程的内容出发,结合教学要求,分别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角度阐述了关于教学方法的一些体会和感悟。
关键词:电子技术教学论文
1、引言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由电子技术、电力技术以及控制技术交叉而来的新兴学科,是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专业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电力电子技术具体地说就是指利用电力电子元器件来构造不同的转换电路从而实现对电能的一系列变换,是一种利用弱电来控制强电的技术。同时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从工业、交通运输、通信到新能源系统等各方面都有应用,甚至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比如现在家用电器中很流行的“变频”技术就是电力电子技术的一个小应用。
2、教学体系结构及要求
电力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主要分成三部分:元器件、控制电路和控制技术。我们学校给这门课一共安排了80学时,如果这三个部分都要详细介绍的话,时间上是不够的,所以主要介绍前面两块内容。电力电子元器件是本门课程的基础,包括半控元件、全控元件和不可控元件。控制电路主要包括四大基本电路:整流电路、逆变电路、直流到直流变流电路以及交流到交流的变流电路。控制技术部分主要介绍SPWM脉宽调制技术和软开关技术。元器件部分要求学生首先要能分清楚各种元器件所属的类别,其次要求能理解各自的工作原理,最后要求能够按照电路要求自主选择元件;控制电路部分要求学生能够理解电路的工作过程,能够分析并画出电路的输出波形图,能计算电路的一些参数来选择元器件;最后控制技术部分要求能够掌握SPWM的原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