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计算机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15篇

12 阅读30 页
论文助手微信号: bylw8com 论文客服QQ:3346581880

  3.5执行任务

  学生在明确小组任务之后,通过之前教师的演示来模仿,以便于完成任务。这时,教师应该处于“主导地位”,主动点拨学生,及时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给予纠正讲解,促进项目的完成,同时也可以采取激励措施,进行分组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6释疑

  在答疑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之前的演示作品,引导学生分析范例,探寻问题的解决方法,多鼓励组员之间研究、交流,获得问题的解决办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于任务中的新知识,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研讨活动,共同探索问题的解决途径。对于极个别问题,教师可以个别辅导。

  3.7展示与评比

  作品的展示与评比作为项目教学的重要一环,可以增进学生对知识的获得感和荣誉感。小组把作品向全班同学展示,对于好的作品,学生之间会互相钦佩;对于不好的作品,学生之间可组织探讨作品的改进方法,小组提出项目完成中的困难,寻找班集体共同解决。最后,再根据作品完成情况进行质量评比,将个别作品作为榜样,激发学生们对该学科的求知欲。

  4结束语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将项目教学引入到中职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使得课堂生动、活泼,把死记知识变换成学生的自主探索,学生在愉快的讨论与实验中完成项目,获得知识,实现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化解当前中职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一些困境。

  参考文献

  [1]廖克顺.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教学与评价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xx(8):122.

  [2]陈亚琴.项目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徐州:江苏师范大学,20xx.

  [3]雷卫.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制作,20xx(9):137-138.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13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的概念是20xx年,由美国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首创。在国内,胡铁生教授最早提出微课概念,他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教学视频,通常还包括相应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练习评测、教学反思核心和关键、学生反馈等教学支持资源,构成一种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教育部在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方案中提出: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等职业院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具有良好的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呈现能力。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多数高职院校都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项目引导,任务驱动。但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只开设一个学期、总学时64学时,上课时不可能将大量时间用于理论教学和操作演示,而学生生源素质日趋下降,多数学生不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前知识准备、课后复习巩固,教学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将时间短,内容精的微课引入《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学生预习和复习的教学资源,具有很大的优势。学生课下只需花费很少的时间,就能了解授课内容,大大缩短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点,操作演示等的时间,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提升了教学质量,另外,通过微课形象生动的视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三、微课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1.微课的教学设计。微课虽然只有短短数分钟,但是也需要进行良好的教学设计,杂乱无章而随意的微课是与微课理念背道相驰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核心”,强化计算机操作技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使用Windows7操作系统,运用软件进行办公自动化处理。对微课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突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实践环节,做到教学情景任务化,教学内容碎片化,操作演示要点化。教师还要注重和学生的交流,在学习方法、参与途径、交流与反馈形式等方面提供参考。

首页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