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作用即功能,是通过鉴赏活动来实现的。首先,艺术有三个要素:一个是作者,一个是作品,还有就是读者、观众、鉴赏者,三者缺一不可。比如一个戏剧作品,作家写出来了,导演、演员也排出来了,但始终没跟观众见过面,不能说它是个完整的作品,因为它的审美过程还没完成。所以,我们的学生,从他第一次读诗、第一次看戏、第一次看电视剧开始,他就是一个鉴赏者了,他的鉴赏者的身份就已经出现了——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从小学到高中乃至大学,学生始终是以鉴赏者的身份出现的。其次,艺术的功能,除了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外,最主要的、最重大的,是它美感的功能、审美的功能。这三个功能,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能够达到。艺术鉴赏是鉴赏者对艺术品进行审美的把握。高尔基说过,艺术能帮助人们了解自身,提高自信力,激发对于真理的祈求,并与鄙俗的行为做斗争;它能唤醒人们灵魂中的羞耻、愤怒和勇气,使人变得高尚、坚强,能用美的、圣洁的精神来活跃自己的生活。概括起来,我觉得就是它能够打动人的情感,愉悦人的精神,净化和陶冶人的心灵,使人们获得特殊的美的享受。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该能使学生获得特殊的美的精神享受,即通过艺术鉴赏教育,使学生情感激动、人格升华。
审美活动的特点是感性和理性相结合、享受和判断相结合。任何的文学作品当然都是形象的,没有形象、失去形象,它就不是文学作品了;而这些形象,往往是刺激人的观感的。因此,我们的阅读,我们的鉴赏,往往是从感性人手的,是在这个感性的接受过程中,不断地提升为理性;它是寓教于乐而不是耳提面命、强迫灌输的。同时,美的鉴赏、艺术的鉴赏又是一种享受,在享受的过程中又不断形成一个一个的判断,它又是逻辑的。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享受和判断的结合,应该贯穿于整个艺术鉴赏过程。而语文课程的感性与理性、享受与判断本身就是结合在一起的。
当然,艺术鉴赏必须有一定的条件,那就是要有一定的艺术知识,有一定的艺术能力,有一定的艺术习惯。譬如毕加索的画展,可以租一个讲解的仪器挂在身上,一边看画一边听讲解,但事实上很多人仍然看不大懂。艺术的价值是通过鉴赏活动来实现的,语文教学应该是鉴赏活动的一个阵地。
(三)艺术鉴赏的旨归:激发非智力因素
进行学习、获取知识,任何智力活动都伴随着一系列的心理因素。这个心理因素,大体上有两类:一类是智力的因素,一类是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如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等)大家都很重视,但要取得好的认知效果,单靠智力因素是远远不够的。智力因素是一个操作系统,是认知活动的心理结构,但认知活动还有一个动力系统,它是认知活动的心理条件,二者缺一不可——非智力因素虽然不参与认知活动,但对认知活动起保证、调节和促进等作用。我们通常讲的非智力因素有五个: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感知、体验文学作品中的人、事、物,进而转化为自己的情感,特别是结合自己的经历、生活产生联想,最后作出审美的判断。这样的被激发、被感染而产生共鸣、迁移对照,最终实现陶冶心灵的功效,是很可贵的,也是很实在的。
而且,这样的激发是一个理性的过程,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不是强迫的,不是耳提面命的,是一个润物细无声、整体接受的过程。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李白的《月下独酌》,教学时,怎么能够提高学生对这样一个了不起的艺术作品的艺术鉴赏水平并得到更大的感染呢?读这首诗,我们往往就着眼于联想、想象等,但诗中反映出的其实是李白那空前的寂寞和孤独。你看——“花间一壶酒”,“独酌”到了什么程度?“无相亲”啊!没有人陪,怎么办?他想到了明月,月亮总在的;明月还不够,把地上的影子也算上。这是极端地寂寥、极端地孤独之后产生的追求。这首诗有一个乐观的结尾——“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进一步说明李白很了不起,能够自我解闷、自我调节。这样来引导学生了解李白那突破寂寞孤独的困境,力求改变自己处境,追求美好前途的可贵的人格力量,让学生体会到这才是真正的、积极的浪漫主义。又如普希金的《一朵小花》,当时普希金的处境是很困难的——被流放,遭压迫,最后决斗而死——但就这么几句诗,却浸透了他无边的遐想。这些遐想充分地体现出人性的关爱,以及对于乐观和美好情景的想象与追求,而不是随随便便的自我安慰。他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也是如此。当人们读到这些诗的时候,当用这样的语言来浸润自己的时候,人的本质的力量,就会在心中萌发,就会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