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定出措施促进德育衔接工作尽快到位
(一)切实加强党对德育工作的领导
1.充分发挥大中学校各级党组织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作用。各级党组织要使团委、学生处(政教处)、班主任、输导员、两课教师等方面形成合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大中学校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强有力的德育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强化德育衔接工作。
3.强化德育在学校工作中居于首位的意识。明确德育衔接工作对学生健康成长的至关重要性,加强对衔接工作的科学认识。
4.对于各种有关大中学德育衔接的建议进行汇总、归纳,不断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确立德育工作中的重难点,提出对策,指出方向、不断指导德育衔接工作顺利开展。
(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具体措施.运用行政调控职能促进德育衔接工作
1.要提出一个横向到位、纵向贯通的杨达的大中学校德育衔接机制,制定实施方案和具体对策,提出保障措施。
2.建立大中学校德育工作衔接评估体系。拿出成熟的衔接考核评估标准,建立定期的检查评估制度,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者的岗位责任制。
3.教育主管行政部门要定期检查大中学校德育工作衔接的进展情况,进行评议,提出建议,督导其整改,不断提高德育衔接水平。同时给予德育工作搞得好,抓得有实效的大中学校和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从而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4.各级科研主管部门,尤其是各级教育科研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理论研究的支持力度,更多地发布相关课题,加大经费支持和理论支持。
二、加强交流,完善大中学校德育工作衔接的交流管道
(一)加强大中学校、尤其是重点中学和大学一年级德育工作,抓好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中学德育要具有前瞻性,要加强对中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中学生初步建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他们高中的.学习更有内驱力。同时,中学也要有意识地介绍大学学习与生活的一般要求和各级各类大学对于中学生的特殊要求,使尚未成为大学生的中学生们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一个初步了解,不至于将来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大学也要加强对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德育工作。第一,除了一般性的思想调查相思想教育外,大学德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与辅导员要多与新生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与生活,倾听他们的呼声,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以及思想上的困惑,通过面对面的接触,提高德育的有效性与针对性。第二,要加强管理,帮助新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方式。“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是,由于当前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娇惯下养成不良的习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一年级必须严格管理,在管理中育人。第三,更多地开展人文讲座和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大学生的理论和道德素养,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建立并完善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的交流管道
1.提倡大中学校之间相互交流,鼓励大学教师到中学去讲课,做报告。同时,有意识引导中学生到大学参观,感受大学的氛围;聘请中学的优秀毕业生回到母校作报告、讲他们的亲身体会,使中学生们明白中学阶段知识积累与素质养成的重要性。
2.发动大中学校联合进行课题研究。主要由大力学校老师参加,以加强两级学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通过交流讨论,弄清大中学校德育衔接之间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攻关。
3.大中学校要定期召开德育工作文流会、恳谈会、务虚会等,互通信息,交流经验,使德育衔接工作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轨道。
4.建立网上交流管道,使大中学校德育工作交流适时化。随着因特网的快速发展和学校逐步普及因特网,有必要在网上建立固定的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交流网址或网站。鼓励大中学校德育工作者上网交流,使他们适时、快捷地了解大中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及时做出反应。
(三)积极加强与国外德育界的交流与联系
大中学校要鼓励德育工作者积极参加高水平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并选派优秀德育教师与专家赴国外进行考察,评价其德育工作之得失,为我们更好开展德育衔接工作提供借鉴。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各种媒介,学习西方德育方面的最新成果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