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政治论文

《贞观政要》中的政治伦理思想探微

时间: 2023-11-06

论文助手微信号: bylw8com 论文客服QQ:3346581880

《贞观政要》中的政治伦理思想探微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撰写的一部政论性的史书,它以记言为主,记录了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贞观政要》中的政治伦理思想探微,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贞观政要》中的政治伦理思想探微

  唐太宗君臣在政治统治中继承和推崇传统的民本观,其核心是“以仁义为治”贞观初年,唐太宗说:“朕看占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救一时,败之亦促。既见前王成事,足是元龟。今欲专以仁义诚信为治,望革近代之浅薄也。”(《论仁义》)唐太宗认为隋王朝的短命天亡,是由于片面实施严刑峻法的结果,因此唐王朝的统治需要以仁义为治。而且,《贞观政要》一书还发现和深化了以仁义为治的民本观。如何使水载舟?唐太宗君臣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一是“养民以惠”以“使百姓安乐”。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侍臣王畦说:“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盈,豪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年。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致灭亡。”(《论奢纵》)贞观四年,房玄龄奏言:“今闻武库甲仗,胜隋日远矣。”唐太宗则认为,“饬兵备寇虽是要事,然朕唯欲得卿等存心治道,务尽忠贞,使百姓安乐便是朕之甲仗。隋炀帝岂无甲仗?适足以致灭亡,正是由于仁义不修,而群下怨叛故也。”(《论仁义》)二是要任用贤才。贞观二年,唐太宗对侍臣言:“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崇儒学》)唐太宗君臣认为,“今欲求人,必须审访其行,若知其善,然后用之,设令此人不能济世,只是才力不及,不为大害。误用恶人,假令强干,为害极多。但乱世惟求其才,不顾其行。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择官》)他规定县令需要五品以上的官员的保举,刺史则需要皇帝的直接选拔。同时,他还完善隋朝以来的科举制度,广泛地选拔人才。因此,唐太宗周围人才济济,为其天下大治奠定了基础。三是明德慎法。针对前朝的严刑峻法而激起民变的教训,唐太宗认为实行仁政,强调明德慎罚。贞观元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存宽简。”又道:“大辟罪,皆今中书、门下四品以上及尚书九卿议之。如此,庶免冤滥。”(《论刑法》)到了贞观四年,判得死刑者,天下仅29人。百姓安居乐业、贤才的任用及明德慎法,最终出现了国富民强的贞观之治。

  二是求谏兼听的君道观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状态的国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亚细亚的古代方式”,一种是“古典的古代方式”。中国就属于“亚细亚的方式”,氏族贵族直接转变为国家的统治者,因此,在中国古代,统治者还保留着古代氏族首领的遗风,非常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注重吸收下属的建议。《贞观之治》中的求谏纳听的君道观丰富并发展了这种政治伦理思想。

  君主要兼听纳下,广开言路。贞观二年,唐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暗君?”魏征道:“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君道》)他并以秦二世偏信赵高,梁武帝偏信朱异,隋炀帝偏信虞世基而身死国灭来论证“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君道》)唐太宗很是赞赏魏征的意见。他总结隋朝灭亡的教训时说:“隋炀帝暴虐,臣下缄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求谏》)因此,他认为:“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永愚。”(《求谏》)唐太宗被后人称颂为“闻过即改,从善如流”(《灾祥》)。

  他不仅兼听纳下,广开言路,而且还积极主动地求谏。他表示,“公等但能正词直谏,裨益政教,终不以犯颜忤旨,妄有诛责。”(《政体》)“朕每思之,若欲君臣长久,国无危败,君有违失,臣须极言。朕闻卿等规谏,纵不能当时即从,再三思审,必择善而用之。”(《行幸》)可见,为了求得“君臣长久,国无衰败”,唐太宗一方面鼓励臣僚“正词直谏”、不要怕“犯颜忤旨”,而要尽情极谏;另一方面又保证不会“妄有诛责”,一定会“再三思审,必择善而用之”。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