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教学论文

浅谈课程改革的基础教育论文

41 阅读13 页
论文助手微信号: bylw8com 论文客服QQ:3346581880

  注释:

  ①林正范等著《课程更新与教师行为的转变》,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60页

  ②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61页

  ③时伟《当代教师继续教育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55页

  ④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7页

  ⑤彭兴顺著《新课程与教师共成长》,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5页

  参考文献:

  [1]林正范等著《课程更新与教师行为的转变》,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2]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3]时伟《当代教师继续教育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4]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5]彭兴顺著《新课程与教师共成长》,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

  [6]沈德立《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7]余文森《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课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浅谈课程改革的基础教育论文 篇3

  “这次新课程改革已经完成了从理想课程形态到文本课程形态的过渡,正在朝着实践的课程形态转变。”但无需讳言,“理念先进、课程完备、课堂依旧、江山未改”等问题仍然严重存在。究其原因,新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存在着明显的重“课程”轻“课堂”、重“教材”轻“教师”、重“学科”轻“学生”的取向。当课程建设逐渐成熟时,若仍只关注课程的理念化、制度化、文本化,势必会忽视课程的动态化、实践化、行为化,而课程的理念、理想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学校的课堂教学活动及师生的教与学的行为必将成为未来我国基础教育课改的重点。国内外研究表明,人们已从课改之初的关注课程开始转向关注课堂教学。但从现有相关研究看:一方面,这些研究显得不具体、不透彻、不系统、没有前瞻性,存在表层、片面、零散、短视等问题;另一方面,对课堂之于课程、教师之于教材、学生之于学科的重要性缺乏系统、深入、前瞻性的本体性认识。为此,本文提出,基础教育课程的未来改革必须确立“三个重要”的课改新理念“课堂比课程重要、教师比教材重要、学生比学科重要”,实现从“课程”到“课堂”、从“教材”到“教师”、从“学科”到“学生”的转移,确立“课堂(教学)中心”“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的价值取向。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未来价值取向的确立依据

  (一)课改实践的呼唤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决定着学校的教育效果,决定着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也直接决定着课改的成效。变革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可以看作是我们的朋友,是通向更为深入的变革和达到更好结果的途径。只有深入到问题之中并加以具体分析,我们才能获得创造性的解决办法。新课改实施15年来,虽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问题也仍然严重存在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指出:“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先进理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认同,但先进理念与残酷的现实之间的‘两张皮’现象不是存在,而是十分严重……尽管在教师的日常话语中,课程标准已经代替了教学大纲,但课程标准似乎并没有给教学实践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影响。”关于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的研究过于贫乏。“新课程到底倡导什么样的‘新’教学,教师应该根据什么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是根据上级或专家规定的‘好课’的标准上课,还是按照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与目标来开展教学;根据教材按部就班(即‘教教材’),还是基于课程标准自主处理教材(即‘用教材教’);是模仿别人的‘优质课’,还是基于课程标准创造自己的优质课,这些问题还依然存在。”另一位学者根据自己亲身参与指导新课改的实践指出,当前的基础教育课堂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满堂”和“四个虚假”。“四个满堂”即“满堂问”“满堂动”“满堂放(课件)”“满堂夸”;“四个虚假”即“虚假地自主”“虚假地合作”“虚假地探究”“虚假地渗透”。一些长期行走在课改实践一线的学者概括了此次课改存在的问题: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