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二孩政策对出生性别比的现实影响分析
研究表明,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初期,政策调整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较小,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单独二孩政策对出生性别影响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一、问题与背景
出生性别比是衡量人口性别结构的重要指标,在世界范围内,普遍认可的正常的出生性别比在105左右。资料显示,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已三十余年,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的107.63升至2004年121.2的历史最高纪录,之后,出生人口性别比一直徘徊在120左右。
2009-2013年统计显示我国出生性别比连续五年下降,但下降程度非常有限,2013年仍达到117.6①,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偏高的态势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区域之广、程度之甚、持续之久,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不及的。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后果已开始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的显现。
Albis等用2008年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署的数据计算发现,中国的“新娘缺失指数”(MissingBridesIn-dex)达到了1.139②.由于高出生性别比时期出生人口不断进入婚育年龄和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持续,这种情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更趋严峻,而且还会由此引发其他的社会问题:如针对妇女的绑架或买卖;男性与男性为争夺配偶的竞争而导致犯罪率提高③.另有学者运用中国的统计数据计算发现,犯罪率与16-25岁人口性别比之间呈正相关关系,16-25岁人口性别比升高4%,犯罪率提高82.4个百分点,1988-2004年中国犯罪率升高的1/6由16-25岁人口性别比升高解释④.
为什么中国出生性别比持续的严重偏高?Guilmoto在对亚洲部分国家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研究时认为,技术可行(able)、愿意并准备使用选择性技术(willingandready)以及生育挤压(fertil-itysqueeze)是三个决定性的因素⑤.这三个因素也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性别选择性生育、男孩偏好和生育政策。对于前两个因素,学术界似乎没有异议,但对于第三个因素,则争论颇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或反过来理解,放宽生育政策可以促使出生性别比回归正常。李建新、王军认为适度放宽生育政策可以缓解过严生育政策对我国出生性别比失衡的激化作用,从而一定程度上促进出生性别比回归正常水平⑥.
围绕“单独二孩”政策调整,翟振武认为较为严格的生育政策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状况,调整生育政策,将能促使出生性别比下降⑦.
乔晓春认为“单独二孩”政策扩大了一部分人生育选择空间,弱化了对男孩选择的偏好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状况⑧.
第二种观点认为,计划生育政策不必然导致出生性别比偏高。或从另一角度理解,放宽生育政策难以实际改变出生性别比失衡状况。石人炳通过理论思辨与统计分析,认为生育控制政策对出生性别比产生间接影响,推行普遍的二孩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出生性别比,但这种降低程度是有限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问题⑨.
结合“单独二孩”政策调整,杨菊华认为由于性别失衡的本源性要素存在,多数夫妇或许会更加重视二孩性别,“单独二孩”政策,难以实际改变性别失衡1⑩.原新认为“单独二孩”政策可以适度增加生育数量,促使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但是很难使出生人口性别比恢复正常.
上述观点都是在生育政策调整之前学者们的推断,实际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为此,笔者于2014年12月分别对山西省、安徽省、湖南省和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进行了调查瑏瑢?,获得四省启动“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实际生育数据。本文拟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回答如下问题:第一,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对出生性别比究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以及为什么表现出该影响?第二,单独二孩政策对出生性别比的现实影响有何政策意义?
二、“单独二孩”政策影响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现实表现
1.2014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与2013年出生人口性别比比较从中部四省2013年和2014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和分胎次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实际状况来看比较(见表1),我们不难看出如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