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论文范文
5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 QQ: 3346581880

  第一,2014年出生性别比较2013年略有下降。表1显示,2014年“单独二孩”政策实施近一年来,四省总的出生人口性别比由2013年的114.64下降至112.22,下降2.42个点,这一下降幅度与2009-2013年五年的下降幅度之和相当,应该说下降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这是单独二孩政策产生的效果,只有对各胎次的出生性别比深入分析才会有更清晰的结论。【1】

  第二,二孩出生性别比下降明显。比较2013年和2014年四省各胎次出生性别比的变化,我们发现,一孩出生性别比略有上升,但变化不大;2014年四省二孩出生性别比较上年降低了6.71个点,考虑到二孩出生数占全部出生数的比重较大(四省合计为34.9%),该胎次出生性别比的下降导致了全部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2.34个点。多孩出生性别比尽管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由于多孩在整个出生人口中所占比重较小(见表2),其出生性别比的变化对全部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的影响程度并不大。

  同样的,四省二孩出生性别比的较大幅度的下降并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单独二孩政策带来的变化,在后文中我们会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2.单独二孩的出生性别比及其与其他胎次出生性别比比较单独二孩政策对全部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程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单独二孩出生性别比与全部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差异,二者差异越大,其对全部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就可能越大;二是单独二孩出生人数占全部出生数的比重,比重越大,其对全部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就可能越大。这里我们先看单独二孩的出生性别比情况。【2】

  表3给出了中部四省单独二孩出生性别比及其与其他胎次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比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如下特点:

  第一,中部四省单独二孩出生性别比略微高于全部出生人口性别比。四省单独二孩出生性别比比全部出生人口性别比高出2.73个点,由此看来,如果说单独二孩对全部出生人口性别比产生影响,则可能是导致出生性别比的.升高。但具体影响程度还要视单独二孩出生数所占比重而定。从表3我们还发现,四省合计的单独二孩出生性别比低于所有二孩的出生性别比,说明单独二孩生育主体的性别选择情况低于非单独二孩生育主体。

  第二,单独二孩出生性别比省际差异较大。在中部四省中,单独二孩出生性别比最高的是安徽,达到了133.11,不仅高于全部出生人口性别比近20个点,甚至高于所有二孩的出生性别比,这一点特别值得关注;湖北的单独二孩出生性别比也高达124.88,尽管低于所有二孩的出生性别比,但高出全部出生人口性别比约11个点。在安徽、湖北这类单独二孩出生性别比严重偏高的地区,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是很可能推高全部出生人口性别比的。

  我们这里用了“可能”二字,是因为单独二孩政策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要结合单独二孩出生性别比和单独二孩出生数所占比重进行分析。【3】

  从表3我们也注意到,单独二孩出生性别比在有的地方与全部出生人口性别比接近(如湖南),有的地方单独二孩出生性别比低于全部出生人口性别比,甚至低于一孩出生性别比(如山西)。这表明单独二孩出生性别比的地区差异明显。

  3.单独二孩对全部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单独二孩对全部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究竟如何?我们还是用四省的数据进行说明(见表4).

  我们先看四省合计的情况。

  2014年,四省全部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2.22,如果不考虑单独二孩,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2.20.或者说,单独二孩的生育导致四省出生性别比升高了0.02个点,约升高了0.02%.但具体到不同的省,情况有所不同:单独二孩的生育在安徽导致出生性别比升高了0.07%,而在山西,单独二孩的生育则导致出生性别比下降了0.04%.在湖北和湖南,单独二孩生育导致全部出生人口性别比分别升高了0.02%和0.03%.

  如前所述,单独二孩生育对全部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既和单独二孩出生性别比与全部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差异有关,也和单独二孩生育数占全部生育数的比重有关。由于单独二孩生育数占全部生育数的比重很小,故单独二孩生育对全部出生人口性别比影响很小,在0.1%以内。

  三、结论与讨论

  1.结论

  就生育政策调整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而言,根据上文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5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