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疗效:蔗糖铁组总有效率为90.47%,右旋糖酐铁组总有效率为84.21%,力蜚能组为71.43%,三组比较,蔗糖铁组与右旋糖酐铁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值0.96),但前两组与力蜚能组对比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药物副反应:蔗糖铁组仅1例出现较为明显的恶心、间断腹泻,经对症处理后逐渐好转,发生率为4.76%;力蜚能组仅1例出现较为明显的腹泻、黑便、头昏,经对症处理后腹泻、头昏逐渐好转,发生率为4.76%;右旋糖酐铁组有1例患者因出现较严重的栓塞性静脉炎于治疗第二周退出该组,有1例患者因出现较严重头痛于治疗第五周退出该组,有2例出现头昏、头痛、肌肉关节疼痛,症状不重,经观察,后逐渐自行好转。药物副反应前两组与右旋糖酐铁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静脉注射蔗糖铁联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中重度贫血总有效率为90.47%,口服力蜚能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蔗糖铁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为4.76%,右旋糖酐铁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为19.04%,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静脉注射蔗糖铁联合rHuEPO 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较好,且副作用少,可作为首选方法之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其中2012级临床医学1班(平行班)学生43人、临床医学(院校结合班)学生37人、临床医学(系统化教改班)42人,3个班级的学生各方面资料(性别、年龄、入学成绩、家庭环境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根据国家助理执行医师考试大纲,综合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分别命题1套,共150题(每题为1分,全部为选择题),在第4学期末(2014年6月)同步测评,学生采取机读卡作答。其中,基础医学综合题50题分布:解剖学(n=10)、组织胚胎学(n=2)、生理学(n=10)、生化学(n=3)、病理生理学(n=5)、药理学(n=10)、微生物与免疫(n=5)、病理学(n=5)。临床医学综合题100题分布:预防医学(n=9)、传染病(n=5)、流行病学(n=5)、内科(n=18)、外科(n=9)、妇产科(n=9)、儿科(n=18)、全科(n=18)、诊断学(n=9)。
1.2.2教改方法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入校时自然分班,临床医学4班为院校结合班、临床医学5班为系统化教改班、临床医学1班为对照班。双盲实施教改,教改班采取新课程体系和新培养模式。
1.2.2.1院校结合班人才培养模式院校结合班实施“1+1+1”(即1年学校教育、1年医院教育、1年医院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第1学年的基础课程在校由学校老师统一授课;第2学年的专业课程采用院校结合模式,教学任务主要由教学医院临床师资承担,在进行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临床医生可根据实际需要将能够采用临床实践教学的内容尽量在临床上进行教学,并安排学生每学期每周不少于2学时的临床实践,其中教学查房、病案讨论、书写病历、观摩手术、社会实践不少于1次;第3学年进入医院实习。
1.2.2.2系统化教改班人才培养模式采用“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2年在校学习,1年临床实习。构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1)将基础医学中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及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五官科学按人体8大器官系统进行了内容的整合,将同一器官系统涉及的内容有机的整合为一个整体,形成消化系统疾病诊疗技术、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技术、循环系统疾病诊疗技术、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诊疗技术、血液系统疾病诊疗技术、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诊疗技术、内分泌系统疾病诊疗技术、运动系统疾病诊疗技术8门专业核心课程。
(2)将8门专业核心课程中无法囊括的基础医学知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整合为一门新的课程-医学基础。(3)将8门专业核心课程中无法囊括的临床实践内容整合为一门新的课程-临床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