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语
如今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中,希望通过相关工作人员的努力,我国物流管理模式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能够不断突破、创新,从而更好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王晓红.电子商务环境下黑龙江茶城物流管理模式构建研究[J].福建茶叶,20xx,40(04):15-16.
[2]毕玉洁,亓海峰.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模式的创新[J].企业改革与管理,20xx(18):53.
[3]薛桂明.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模式的革新[J].商场现代化,20xx(01):33-34.
[4]曹益平.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模式的革新[J].商场现代化,20xx(10):48-49.
[5]王维娜.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模式的革新[J].商业经济研究,20xx(03):124-126.
【摘要】电子商务是未来经济贸易发展的重要形式。现代电子商务技术对传统的物流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物流管理存在着物流管理成本较高、信息流通慢和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现代物流在电子商务的促进之下,不断地向信息化、网络化、多功能化等趋势发展。企业应利用电子商务带来的便捷条件,加速物流组织结构的转变以及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来推动物流管理的创新。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一、传统物流管理模式的不足之处
物流管理是指为了达到以最低的物流成本满足客户要求的目的,对物流活动进行相应的计划、组织、协调及控制,即物流管理是对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等物料在企业内外流动的全过程所进行的计划、实施、控制等活动。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管理手段落后,效率低下,占用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具体表现为:第一,企业投资负担重,抵御风险能力弱。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建设物流设施、购买物流设备以及进行经常性的维护。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这对于中小企业或者资金短缺的企业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传统型物流管理模式还分散了企业的资金以及人力,使企业不得不减少在其他重要环节的投入,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第二,专业化程度低,成本较高。传统型的物流模式对物流资源利用率不高,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导致物流成本过高,产品价格上升,市场竞争能力下降。由于物流企业规模限制,无法在物流管理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导致管理者的管理不到位,物流专业化水平低。第三,缺乏统一的管理中心,难以控制管理。企业中常出现采购秩序混乱,运作环节失控,库存信息传递不及时,库存积压过多,资金周转速度慢等现象。企业缺乏统一的物流管理中心,各订单中心和结算中心之间缺乏很好的横向沟通,企业无法准确计算出产品的物流成本,对企业的效益无法进行准确评估。第四,信息传递滞后。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缺乏有效、快捷的信息传递系统,导致了管理人员缺乏可靠的判断依据,无法进行合理的采购,生产安排混乱。客户的信用管理不能及时准确的反映出来,无法对企业的下一步发展进行有效的规划。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现代物流的特点
(一)信息化在电子商务时代,信息化是核心。信息化不仅仅体现在选择商品与电子支付方面,也充分地体现在整个物流过程中。为了向客户提供最佳的物流服务,物流系统必须拥有良好的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大型的物流企业通常设立信息处理中心,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有了信息处理中心,就可以做到客户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而不是生产出来等客户购买。客户通过信息系统能够清楚地了解货物到达的准确时间及位置,使收货人及各仓储公司、运输公司及早做好准备,在商品几乎不停留的情况下,及时、快速、准确地到达目的地。通过信息处理中心还可以从零售商处得到销售反馈信息。良好的信息系统实现了物流信息表达的数字化、信息处理的计算机化、信息搜索的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信息查询个性化等等,能节约货物流通中交接的停滞时间,改善了传统物流模式信息流通慢的缺点,提高了物流效率,与传统物流相比有着革命性的突破。
(二)网络化
物流网络化一方面表现为物流信息传送和储存的网络化,另一方面是指订货、生产、运输等等整个商务过程中物质流动得到网络化。企业的内部网、外部网以及因特网等共同组成了物流信息网。物流信息网是将企业与上下游厂商和客户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是实现物流信息化及物流过程网络化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