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中德育影响的设计
不管是语文知识的教学还是德育渗透,都是语文教师以教材为依托进行的。尽管现在语文教材在各地方出现的版本较多,但是其都蕴含着深刻的内涵,涵盖着丰富的德育知识和思想道德内容,涉及到为人处世、人际交往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蕴含的内涵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与灵活性。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策划和实施者,必须认真研读和挖掘教材内容,既要在正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寻找最适合的德育切入点,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以实现语文教育的育人作用。教师要对语文教材中隐藏着的道德要素进行深刻挖掘,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在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道德、思想、意志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之形成健全的人格[1];同时要善于对教材中已有的思想道德内涵加以深究和拓展延伸。教师知晓这些思想道德内涵与教材内容中的切合度,并根据教学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能够促进学生在知识和道德两个层面上的吸收,提升德育渗透的效度。
例如,从《鸿门宴》的教学设计中,可把探讨人性的弱点设计在内,使学生在认识到人性弱点的同时,懂得为人处世的态度的重要性。《鸿门宴》刻画了栩栩如生、性格各异的人物,既展示了项羽的悲剧性格,又表现了刘邦的圆滑性格。语文教师在讲授完内容后,可以留一节课让学生对人物进行评析,指出他们性格上的优劣。学生站在讲台上对各人物进行评论,最后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成功人士必备的性格特点,以及悲剧人物不讨人喜欢的性格特点。在总结完历史人物的性格优劣之后,让学生自评或者互评性格,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便于在以后改掉不足,快速成长。[2]道德内涵在教材中隐匿存在着,科学的设计与深刻的揭示,可以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与德育影响,在了解教材知识点的同时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二)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学习语文的过程,是领会教师把思想德育、道德情操教育融汇渗透在语文教育的过程。在学生眼中,语文教师拥有着充当道德模范的魅力,他们不仅教给学生各种语文知识,还要注意情感教育和德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在教学中,语文教师既要教授语文知识文化,又要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渗透。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实践活动,语文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在德育渗透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情感打动学生,以激起学生最基本的德育认知。[3]教师可以把思想道德方面的知识科学准确地贯穿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解文章主题思想、分析文章主要内容、领会人物思想感情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接受德育。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最能涵盖道德的内涵与涉及道德的偏差,教师可以通过练习,增强语文教育与思想德育渗透的结合。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可以策划一些特别活动,比如角色扮演、正反辩论、社区调查等来贯彻道德知识的渗透,指导学生认识到课文所反映的社会理想、思想感情、价值信念、人生哲理、行为规范,甚至日常生活方式都存在着一定的思想性。这些形式多样、目的性强的方式可以避免语文课单一地传授知识的单调无趣,能够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与表达自己观点的积极性,从而使其更好地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
(三)德育教育内化的指导
学生德育的内化是语文教育中德育渗透的最终目的。教师要明确任何德育的实施都必须要有学生的自我建构,道德和思想必须要通过“内化”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道德准则和追求。在德育渗透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他们内在的世界,并进行正确的指导。[4]比如,低年级可偏重日常的行为规范和礼貌用语;高年级可在学生涉及大量德育的`基础上,增强其对价值观、社会心态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正确认识。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含有语文内涵与德育相结合的课外读物。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网站或者电视节目,促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吸收道德知识。此外,教师可以策划相关的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感受道德文化的深刻内涵并深入领会,增强道德意识。
二、促使语文教师多层专业魅力展现的策略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