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慧民(20xx)把劳动力老化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加入劳动力老龄化因素后劳动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4]
王静,张西征(20xx)利用两部门模型实证检验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诅咒效应,认为尽管劳动密集型产业本身对经济增长仍有促进作用,但其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溢出却不利于经济增长;中国丰裕的劳动力资源通过资本、中间品和就业这三个传导途径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5]
郑君君,朱德胜等(20xx)将劳动年龄人口份额和劳动力老龄化因素引入到索洛模型中,利用1995-20xx年9省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劳动年龄人口份额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劳动力老龄化对经济增长有负向不利影响。[6]
可见,学者们关于劳动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多地关注于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参与率的贡献,而对作为影响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参与率的直接因素---劳动力资源的年龄结构老化这一因素的关注不足。鉴于此,本文首先根据第3至6次人口普查资料,着重分析我国劳动力资源在总量及年龄结构的历史变动规律和现状特征;其次,借用联合国通用人口预测软件PADIS模拟未来40年我国劳动力资源变动趋势,以展现我国劳动力资源的全貌;再次,分析劳动力资源总量及结构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其为调整社会生产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信息。
2我国劳动力资源总量及结构变化特征及成因
2.1劳动力资源总量及占比持续增加,但增速放缓
根据第3至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持续增加,但增速放缓(如表1)。1982年我国劳动力资源总量为50454.6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0.26%;1990年劳动力资源总量达75451.54万人,比1982年增长了24996.87万人,增长率为49.54%,年均增长率为5.16%,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下,1962-1971年我国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口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好进入劳动年龄,使得这一时期我国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的年均增长率达到历史最快水平,劳动力资源占总人口比重相比1982年也增长了16个百分点。而1976年计划生育政策在全国的推广,使得1990-20xx年间我国的总人口增幅下降到0.95%,劳动力资源的增速也放缓,20xx年时比1990年增加劳动力资源11529.52万人,增长率为15.28%,年均增长1.43%,但占总人口比重继续上升到70%.20xx-2010年间我国人口总量及劳动力资源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六普"时总人口比"五普"时仅增加了9019.87万人,年均增长率0.7%,劳动力资源总量虽受生育高峰推动继续增长了12275.05万人,但年均增长率继续下降到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1.33%.虽然从劳动力资源占总人口的比例上是持续增长的,20xx年也达到74.47%的水平,可是在人口加速老龄化和生育率持续下降的双重作用下,未来我国劳动力资源仍面临增长后劲不足和结构老化的挑战。
2.2劳动力资源中青壮年占比不断减少,劳动力老化初见端倪
根据劳动力供给的生命周期理论,本文将劳动年龄人口分三组进行分析,即15-24岁为青年劳动力,25-44岁为壮年劳动力,45-64岁为老年劳动力。分析第3至第6次人口普查中劳动力资源的年龄构成数据发现,1990年时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年龄构成是建国以来最年轻的时期,15-24岁青年劳动力和25-44岁壮年劳动力分别占劳动力资源总量的32.59%和44.82%,其中主要的原因仍然是前二次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劳动年龄队列。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其作用在20xx年已然明朗,此时15-24岁青年劳动力比1990年减少了约10个百分点,同时25-44岁壮年劳动力开始上升,比1990年提高了5.22%.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其对劳动力资源年龄结构的影响尤为凸显,20xx年25-44岁壮年劳动力占比只有44.42%,青壮年劳动力占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比例共计67.32%,为历史最低值。
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把劳动年龄人口中45岁及以上的劳动力划为老年劳动力人口,其比重上升的动态过程被称为劳动力老化。通常将45-64岁劳动力资源总量与15-44岁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比值称为劳动年龄人口老龄化系数,简称劳动力老化指数,借以分析劳动力老化程度发现,我国劳动力老化指数由1990年的29.17%升至20xx年的37.43%再升至20xx年的48.54,可见,我国劳动力已出现老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