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物理解题方法中有好多方法就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方法,如逆向思维法,极端思维法等等。有了这些方法的指导,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发思维,开拓思路,使学生建立更广泛、更完善的智能结构。
研究成果的推广有利于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改变,能够促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从而大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哲学中联系的`观点
马克思哲学提出了物质世界是联系的,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积累了很多科学的方法,这些科学的方法反过来又能指导实践,对于高中物理解题也必定有相应的方法。马克思哲学将辩证的思维方法分为三种方法,即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三类方法,这三类方法是统一矛盾,解决问题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普遍适用的方法,在解决物理问题中当然也同样适用。
(二)皮亚杰的顺化认知发展理论
同化是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到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就像消化系统将营养物吸收一样。对于各种解题方法,学生可能都感到陌生,所以我们准备找出与有关各种解题方法对应的小故事,通过小故事使学生对这一方法有个初步了解,从而能更快地接受和理解这种方法。例如,大家都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其实曹冲称象的方法就是物理中的“等效法”,这样一讲,学生肯定一下子就明白了“等效法”。
(三)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我们就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研究出各种解题方法之后,让学生自己体会各种解题方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灵活地利用各种方法去解决各种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的界定
高中物理的解题方法有很多很多,但大多数只是某一类习题解法,例如,运动学问题解法,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运动学问题,在动力学问题中就不适用,对于这样只适用于特定习题的方法我们没作研究。我们只研究那些力学电学以及光学热学四部分都适用的方法。分别从物理方法、数学方法和哲学的思维方法三大类方法入手,每大类方法中又有一些具体几种方法,又将每种方法细细阐述。如等效法,有条件等效,过程等效以及模型等效等等,又将等效法应用的各种情况作了一一总结,并配典型例题来说明各种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 总结高中物理解题方法
我们分别从物理方法、数学方法和思维方法三大类方法入手,将每类方法细细阐述,例如,物理方法中的等效法,有条件等效,过程等效以及模型等效等等,对于每一种方法都要一一找出相应的典型例题来说明各种方法。最终将所有解题
方法汇编成册,编著了《高中物理解题方法例话》一书。
(二) 探索应用解题方法指导学生做题的有效方法
把各种方法应用到实际的解题中去,指导学生解题,使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学习物理的现状以及各种物理解题方法中哪方面比较欠缺,以保障我们研究方向的准确性。
(二)购买相关的图书,通过图书以及网络资源搜集三大类方法中的各种具体的方法,以保障我们研究课题包含方法的全面性。
(三)通过购买历届高考试题和各地模拟题资料和通过网络查找历届高考试题和各地模拟题资料,从高考题和模拟题中找出与相应方法对应的题目,以保障所选例题的典型性。
(四)对短期的研究成果要及时撰写成论文,向全国各大期刊投稿。
(五)最终归纳高中物理全部的解题方法,编著成《高中物理解题方法例话》一书。
六、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