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在音乐知识的学习中丰富自己。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通过讲授音乐作品、乐理知识、戏曲知识的时代背景、作品特色、艺术风格,以及音乐家的故事等知识,丰富文化知识,扩大文化视野,提高文化素养。
其次,在音乐意蕴的领会中感悟文化内涵。
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让自己的学生广泛地领略民族音乐的意蕴,让学生通过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表演、体验,把自己对声乐意蕴的领悟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在自主的音乐表达中解放思想,张开自由想象的翅膀,激发创新的意识,自然而然地领悟音乐所带来的民族文化内涵。
第三,在学习民族音乐培养民族音乐情感的实践中扩大文化视野。
音乐无处不在。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音乐教育资源,组织音乐实践活动,比如搜集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参加民族民间音乐活动,让我们的声乐骨干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不断扩大文化视野,让民族音乐情感像血脉一样溶入他们的的血管之中。
第四,在对民族音乐的感悟中增强文化意识。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具有"意合性"的特殊语言。"意合性"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学习不能靠条理分析来掌握,而是要用心去感悟,用心去体验,要穿透音乐,领会音乐背后的形象,进而穿透形象而领略其文化意蕴。随着感性认识的丰富和感悟能力的提高,会使声乐骨干们逐步形成强烈的文化意识,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
我们民族民间的音乐宝库为我们群众文化音乐工作者进行声乐辅导,普及提高群众音乐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的养料和可资学习的教材。这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的支撑。当然,我们也要学会选择,学会有针对性地面对宝库中璀璨的珍珠挑选出来,让声乐骨干们去学习并且学会欣赏,而欣赏正是让同学们掌握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对民族民间音乐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当然,文化馆声乐辅导干部的能力和视野也是有限的,我们也必须在辅导教学中学习,在辅导教学中提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名比较合格的文艺辅导干部,让我们民族的音乐情感扎根在心中,让我们民族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