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电子信息工程
26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 QQ: 3346581880

  (二)实时控制的物流配送模式

  就各个业务流程的控制与协调方面而言,传统的物流配送主要依靠人工处埋,继而去完善对各个物环节的协调和衔接,这种运行方式下,使得配送中各个业务流程本身的受控性较弱。这样,导致因人为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不确定因素,难免使得配送过程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从而难以及时发现并处理物流配送过程中的问题,简而言之,其存在问题处理的实效性等问题。而与此不同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实现了对丨nternet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对于物流的过程,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完整监控,确保了相关问题处理的及时性,利于及时决策,物流配送中,能实时采集相应的配送信息,最大化实现协调优化等,增强了物流执行的控制力。

  (三)可实现快速响应式的实体配送

  物流配送的业务发展中,传统物流配送企业注重存货,为满足大量客户和众多资源的配送业务,往往会采用大面积仓库存货。这种处理方式下,存货的数量和种类,就因为仓储资源空间的有限性,而出现受限的情况,而这种做法,也使得企业的大量现金流被大量的库存所占用,势必会增加其机会成本。与此不同的是,电子商务企业善于形成虚拟企业,其借助配送体系的信息化集成来实现这一目标,借助于互联网,有效连接起了隶属于不同所有者的仓库货物信息。这种处理方式,组成了虚拟化的网络形式的仓库,显然不存在库存占用现金流及增加机会成本的问题,且有效扩大了企业的服务半径和货物集散范围。而亚马逊网上书店就是现代物流配送方面的经典案例,合理优化了库存,并促进了相应实体货物的共享配置,实现了快速响应式物流配送模式。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现状分析

  (一)物流标准法规有待完善

  综合看来,物流业的发展中,会涉及到交通部、铁道部等,而其业务发展中需联合交通运输部下属的的航运、民航、邮政系统,所以会出现物流管理分散的现状,难以有效组织和进行统一规划,加之物流技术标准不统一,对于物流配送业有制约影响。此外,出台物流法规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酝酿形成,显然无法与物流同步发展,这种现状下,无法形成一体化集成基础的物流系统,不能在物流、商流同步高效率的前提下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新时期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是个“新事物”,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制度等尚不健全,如物流公司准入制度、财务会计制度等,不够系统完善,加之对应物流法规颁布方面的滞后性,这显然使得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的有效发展受到阻碍。

  (二)物流基础设施不足

  我国物流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加之更晚培养物流专业人才的现状,制约了其发展,造成了物资流通活动水平较低的现状。特别是当前大量、高效的物流需求,愈加暴露出了这种物流设施落后与不足的影响,如不合理的各种规模等级的物流配送中心比例、高速公路等级等,且缺乏与电子商务活动及物流管理理念的匹配设施,当前发展中,公路运输无疑是物流配送的最为依赖的交通方式,但是相关运输网络不够发达,显然也制约了物流配送业的发展等(向敏等,20xx)。

  (三)物流配送渠道、网络布局有待优化

  当前电子商务企业对实体商品的配送渠道:一是采取多网点布局实现网上购物,接下来于最近商店付款取货的方式,这样一来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因为需要增加足够多的实体网店数,当然也无法实现“门对门”形式的服务,显然无法体现电子商务本身的内涵。二是选择物流外包模式、签订配送协议等,这样就是将专业物流配送公司作为了中转站,将物流环节交由其来完成。这种做法早已有案例,阿里巴巴就曾与邮政局等合作,互相签订物流配送合同,使得后续的公司实物配送业务由第三方去完成,但此方式也并不是完善的,高度信息化的电子商务企业,遇上了第三方信息化程度较弱的企业,显然很难完成信息共享、信息融合等合作过程,这样显然减弱了对物流配送跟踪的监控能力,对于具体的物流环节,电子商务企业不能实现有效的监控。三是构建配送网络时,选择自营物流模式来完成,在此基础上组建物流管理队伍,将企业发展中的后续配送业务实现独立完成,但是成本过高是一大瓶颈,同时难以实现规模效应,欲要配送业务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势必需要较大的成本(王静芳,20xx;王永钊,20xx)。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5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