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综上所述,我国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与我国的电子商务活动还处于初级阶段息息相关,二者的相辅相成关系并未得到企业的普遍认同,不够重视发展面向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制约了我国物流配送服务等的更好发展,针对此现状,本文结合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特点分析,从有效构建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等诸多方面对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配送的优化策略进行探讨,以期能为新时期我国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服务的协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摘 要: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合理的物流成本控制已成为电子商务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的必要保障。因此,合理控制企业的物流成本显得至关重要。我国的物流发展起步较晚,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体系还不完善,无论物流成本的核算标准、退货成本控制、物流信息系统、运输成本控制和人员储备等方面都需改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现状出发,提出几点建议来完善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体系,旨在提高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成本;成本控制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伴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物流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其已经改变了过去依附其他产业生存的特点,逐渐成为影响或改变其他行业命运的战略棋子。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纷纷将目光转向“第三利润源泉”的控制,以保障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地位。物流成本的控制是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合理的物流成本控制体系是市场竞争机制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如何进行合理的物流成本控制显得至关重要。合理的物流成本控制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方面,物流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能为公司的内部成本控制提供新思路。另一方面,由于物流成本贯穿了企业集团经营活动的全过程,物流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能够帮助企业提前捕捉管理漏洞,有助于企业及时进行经营策略的调整,尽可能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正常运营。
(二)电子商务和物流成本的基本内涵
电子商务是指基于互联网等电子工具在全球范围内所进行的各类商务贸易活动,包括货物交易、服务交易和知识产权交易。买卖双方可以不谋面,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是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物流成本是指产品从供应地到消费地的运动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物流成本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按产生物流成本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自身物流成本和委托物流成本;如果按物流的功能不同,可分为运输成本、仓储成本、流通加工成本、包装成本、装卸与搬运成本以及物流信息和管理费用;按物流活动范围不同,可分为供应物流成本、企业内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回收物流成本和废弃物物流成本;按电子商务运作流程的不同,可分为正向物流成本和逆向物流成本。
二、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现状分析
(一)物流成本核算标准不统一
物流范围包括产品从供应地到企业的物流、企业内部物流以及从企业到消费地的物流,将哪个范围列入物流成本核算以及将会计科目中的哪些科目列入成本核算对象对物流成本的影响特别大。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成本计算科目、物流成本计算对象和范围在物流成本进行核算时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个企业之间无法相互比较,甚至同一电商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物流成本也不具可比性,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营决策。
(二)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低,退货成本高
电子商务企业是通过互联网等电子工具与消费者进行商务活动的,消费者可以从互联网上了解到产品的款式、功能以及价格等特性,通过比较各企业的产品综合性能做出消费选择。许多电子商务企业的产品质量很差,通过美化工具美化产品或者在介绍产品性能时夸大其功能,这些都会误导消费者,最后导致消费者不能满意所购买的产品,选择退货。有些则是货物在挑选整理的时候出现错误,消费者所收到的货物不是自己选的款式或大小,也会导致退货。在退货过程中,增加了挑选整理费、仓储费、运输费以及人员工资等费用,影响着企业经营的总成本,减少了企业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