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工商管理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 QQ: 3346581880

  (6)通过关联方交易转移巨额亏损或是杜撰复杂交易确认非法收入。有的上市公司通过关联方交易将巨额亏损转移到不需审计的关联企业,从而隐瞒其真实的财务状况。有的上市公司则与其关联企业杜撰一些复杂交易,单从会计方法上看,其利润的确认过程完全合法,但它却永远不会实现。琼民源公司1996年度虚构了5.66亿元利润、虚编资本公积金6.57亿元就是通过关联交易取得的。

  (7)销售业务截止期混乱,收入被人为推迟或提前确认。“东方锅炉”在上市之前,就通过调整财务报表而虚增净利润1.23亿元,上市后,又在“利润截期”问题上大做手脚,将1996年度的销售收入1.76亿元和销售利润3800万元,调整至1997年度。1997年度又以同样的方法,将该年度的销售收入2.26亿元和销售利润4700万元转移到1998年,从而创造连续3年稳定盈利,净资产利润率增长平衡的假象。

  2、了解销售与收款循环重大错报风险的途径

  2.1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

  销售与收款业务是否建立了岗位责任制,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牵制,是否由销售部门主要负责处理订单、签订合同、执行销售政策和信用政策、催收贷款;发货部门主要负责审核销售发货单据是否齐全并办理发货的具体事宜;财务部门主要负责销售款项的结算和记录、监督管理货款的回收;是否建立了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单位信用政策,监督各部门信用政策执行情况。对销售与收款业务是否建立了授权批转制度,明确规定审批人员对销售与收款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对于超过单位既定销售政策和信用政策规定范围的特殊销售业务,是否采用集体决策制度。同时要了解所有岗位是否都有明确的职责并且将不相容职务严格分离,对各岗位人员的胜任能力是否进行定期考核,并对重要岗位实行定期轮换制度。

  2.2销售与发货控制

  公司是否建立了客户信用管理,在选择客户时,是否充分了解和了解客户的信誉、财务状况等有关情况,以降低账款回收中的风险,对所有的赊销业务是否遵循规定的销售政策和信用政策。对销售业务流程的管理,是否按照销售谈判、合同审批、合同订立、组织销售、组织发货的过程来进行管理,在销售合同订立之前,是否指定专人就销售价格、信用政策、发货及收款方式等具体事项与客户进行谈判,并对销售谈判的`全过程做出完整的书面记录;是否授权有关人员与主要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对金额较大的销售合同的订立是否征询了法律顾问的意见,销售部门是否是按照经批准的销售合同编制销售计划,想发货部门下达销售通知单,并将经批准的销售计划及时下达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向客户开具销售发票,发货部门是否对销售发货单进行审核,严格按照销售通知单所列发货品种和规格、发货数量、发货时间、发货方式组织发货,并建立货物出库、发货等环节的岗位责任制,是否建立了销售退回管理制度,销售退回是否经过批准,退回的货物是否有验收部门验收和仓库部门清点后方可入库,财会部门是否对验收报告、退货接收报告一级退货方出具的退货凭证等进行审核后才办理相应的退款手续。

  2.3销售收款控制

  单位是否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支付结算办法》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等规定,及时办理销售收款业务;是否建立应收帐款账龄分析制度和逾期应收账款催收制度,对催收无效的逾期应收账款是否予以解决;单位是否按客户设置应收账款台账,并及时登记每一客户应收账款余额增减变动情况和信用额度使用情况;单位是否对于可能成为坏账的应收账款及时报告有关决策机构,由其进行审查,确定是否确认为坏账,并在履行规定的审批程序后作出会计处理;单位是否定期与往来客户通过函证等方式核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等往来款项,如有不符,是否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2.4会计记录控制

  会计部门是否是将销售通知单、出库单、销售发票、应收凭单等核对无误后编制记账凭证;对销售成本的结转、销售费用的列支是否符合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对销项税的处理是否符合增值税法的规定。

  2.5监督检查

  单位是否建立了对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制度,明确监督检查机构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单位是否采取措施,及时加以纠正和完善。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221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5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