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艺术学毕业论文
2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 QQ: 3346581880

  三、传统民族元素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

  (一)文字元素的应用

  文字是民族演变进程中人们约定俗成的表达形式和交流工具,是代表民族文化特征的重要元素,虽然我国通用文字形式为汉字,但每个少数民族仍保留有自己的文字。汉字是意形文字的典型代表,由最初的图形特征演变而来,自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在现代公共艺术设计中对文字元素的变形、抽象、应用十分常见,作者在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对水墨、书法等传统艺术形式的抽象融合,能够设计出富含东方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以招贴广告为例,设计师将我国民族文化中的文字元素抽象出来融入到现代设计手法当中,实现古今结合、中西结合,从而传达出中国文字艺术文化的精髓。

  (二)图案元素的应用

  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图案、图形艺术在文字之前就已出现,是远古人类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表达的重要工具。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曾经通过图形图案记载对自然的理解和认识,发展至今已经演化出具有代表性的多种图形、图案样式,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蝌蚪文、唐代额宝相花纹、金文形态等。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图形、图案元素既传承了我国悠久的文化精髓,又展现出不同的年代特色。在公共艺术的创作应用中图案元素的展现往往以生活中某个侧面为切入点,在似与不似之间找寻平衡点,从而赋予作品多层次文化内涵。与文字元素相比,图案元素的一方面能融合民族文化精髓,传达民族文化意向,另一方面还能展现世界共认的形态,从而获得世界文化的认同。比较成功的案例就是北京奥运会会标的“中国结”与“运动员”图案形象。

  (三)色彩元素的应用

  色彩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和审美取向,在长期的生活演变中,色彩往往被赋予浓厚的文化特性,例如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色彩是社会地位的象征之一。现代公共艺术对色彩的追求尤为突出,一方面要符合公众对色彩的审美需求,同时要注重色彩与环境的协调性,实现艺术与实用的融合。另一方面还应通过色彩传达出民族传统文化特色。苏州博物馆外观色彩以黑白调为主,配合古朴浓郁的苏州建筑造型,完全传承了我国南方水乡的建筑色彩,散发出浓浓的中国风。再如,众所周知,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代表着好运、大吉大利。设计师只有充分掌握了各民族的色彩文化,才能更好地突出民族文化内涵。总之,公共艺术的发展是艺术形式与传统文化的整合过程,只有抓住了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并加以应用,才能赋予公共艺术作品特定的历史使命。失去了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公共艺术是没有立足之地的,面对文化全球化、多元化的发展形势,我们应深刻意识到坚守、传承、发展民族文化阵地的重要性。

  作者:张丽 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参考文献

  [1]辛鑫.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应用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3(21).

  [2]夏玉莹.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与转化[J].设计,2015(13).

  [3]关宇燕.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公共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J].美与时代,2014(10).

  [4]李学斌,姜媛苑,黄琦.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当代公共雕塑艺术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5(23).


首页 上一页 1 2

猜你喜欢

6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5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