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数学毕业论文
2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 QQ: 3346581880

趣味数学小论文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不但要落实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基本观念和原则,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自我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趣味数学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趣味数学小论文

  浅谈数学课趣味教学

  摘 要: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提出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应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动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主题词:数学 学习兴趣 情境 探索

  “学习成功的真秘是兴趣”,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部分,是刺激学生产生积极情感和主动性的最有力的因素。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效果与学习兴趣有直接的关系。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教学本身的特点,多渠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用多样、趣味、动态等直观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教材、教案这些静态知识的集合转化为动态信息传递给学生,通过知识内容、讲授方法、语言动作等获得教学效果。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由师生共同参与的思维活动。笔者认为,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一、利用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职业教育是为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服务的教育,中职数学课教学应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例如笔者在教汽修专业的数学课时,就会应用如下例子来讲解反比例函数,这样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自己未来的工作是密不可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某汽车的功率P为一定值,汽车行驶时的速度为V(米/秒)与它所受的牵引力为F(牛)。

  1.这辆车的功率是多少?请写出这一函数的表达式。

  2.当汽车所受牵引力为1200牛时,汽车的速度为多少千米/时?

  3.如果限定汽车所受牵引力为1200牛,汽车的速度为多少千米/时?

  4.如果限定汽车的速度不超过30米/秒,则F在什么范围内?

  二、动手制作新教具,激发学生做中学的兴趣

  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主,而数学却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学科。因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运用直观的教具外,还应该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感观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数学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学校就在数学课教学中采用了多种趣味教学案例。

  1.例1:把数学课搬到实训室――变抽象为形象,增加趣味性

  (1)“区间表示法”演示大比拼。

  ①制作教具。裁定一些大小适当的正方形硬纸板,在纸板上分别贴上0、1、2、3、4、5、6、7、8、9、-∞、+∞、、、≤、≥、(、)、〔、〕、x、∈等所需数字和符号(每个数字或符号纸板最好准备两个更方便使用)。

  ②分学习小组。7人一组,3组以上较为合适(人数较少的班可以两个班合作)。

  ③第一节课在教室学习区间的定义、表示方法,做相关的练习;第二节课在实训室进行“区间表示法”演示大比拼。两组同学面对面站立,一组同学举着写有数字和字符的纸板组合成x的不等式形式,例如-1x≤1,对面一组同学则举纸板组合出相对应的区间表示,即x∈(-1,1)。依此类推,挑战者与应战者交换角色轮流比拼,采取循环制,并遵循一定的`规则。根据学生完成演示所用的时间和准确率计分,最终按分数高低进行排名,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

  (2)基本初等函数图像“真人版”演示。

  ①制作教具:准备两根长绳,用于在地面上标示坐标系。

  ②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8~10人一组较为合适。

  ③第一次课在教室学习6个基本初等函数的相关知识,教师布置复习作业并预告下一次课的安排;第二次课在实训室进行6个基本初等函数图像“真人版”演示。在地面上用两根长绳标示出oxy平面直角坐标系(注意不要忘记标明坐标轴的方向箭头),每个小组抽签决定本组将要演示的函数,然后各组按顺序进行演示。每位学生按照描点法作图的原理,作为图像上的一个点,站在坐标系中摆出函数的图像,图像摆好后由一位同学代表本小组说出该函数的名称、表达式、定义域、性质,遵循一定的规则。按各小组完成的情况计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项计入学期总评成绩中。


 1 2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5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5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