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自”预控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山东华泰矿业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总体推进”的安全生产方针,按照“个人自律、班组自控、区队自管、专业自监”的管理模式,创新安全理念,探索管理经验,以打造一流采掘队伍为目标,以提高内在素质为切入点,全面推进生产区队安全文化建设,截至目前,矿井实现了安全生产十二周年。
关键词:安全管理;实践;探索
一、建立完善自主安全管理的风险预控体系
针对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坚定“安全事故可防,安全风险可控”的信念和“只有百分百,没有九十九,一百减一等于零”的意识,细化安全隐患因素及特点,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和整改目标,建立完整的风险预控系统,从根本上控制了隐患事故的发生。
1.1 建立完善风险预控管理机制
坚持以风险预控评价为核心,以切断事故因果源头为手段,以各类危险因素管理为对象,建立了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安全风险监控预警、安全风险应急管理等机制,变事后整改处理为预先分析预控、变被动整治为主动管理,实现了关口前移、预控为先的安全格局,为“四自”预控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前提保障。建立行政管理、思想教育、隐患排查、安全培训、监督检查、群防群治六大闭环责任体系,构建“目标同向、管理同步、相互联系、闭合循环”的运行模块,形成“事事有人管,闭环治隐患、闭环保安全”的管理格局,为“四自”预控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保障。
1.2 强化“四自”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高度重视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持之以恒的坚持公司每周进行一次专业隐患排查,各区队每天对所管辖的生产区域隐患进行排查处理,各班组每班对生产区域隐患进行排查处理,个人对所在岗位隐患进行排查处理的隐患排查制度。设立隐患记录和台账,明确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逐级建立了从专业主要
负责人到每名员工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促使隐患排查治理层次清晰、时间明确、责任到位,有效消除了各类安全隐患的发生。
二、加强安全隐患整治 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2.1 落实制度,保障现场安全生产
严格落实跟班盯岗及巡查管理制度。各区队管理人员分三班盯岗和现场交接班,与工人同上同下,跟班管理人员对当班的安全负主要责任,在现场履行排查处理现场安全隐患、检查现场质量标准化、纠正不正规操作、检查劳动纪律四项安全职责。树立“解决问题在井下,工作重点在现场”的观念,加强薄弱时间、薄弱地点、薄弱人物的有效的监控和重点管理,保证生产安全。
2.2 创新管理机制,实行双向联评管理
不断创新安全监督检查的模式、方法和途径,健全完善全方位安全监管网络体系,加大安全监督检查力度。
一是班与班双向联评,安监员接班后进行首次评估,首次评估安全度为上一班次的安全度,杜绝了班末交隐患,给下一班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条件。
二是各级管理人员与安监员双向联评,安全管理、专业管理人员对采掘工作面进行全面检查,参与现场评估。重点是将安监员、各级管理人员查出的隐患进行汇总,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逐项整改。建立安全评估“双向联评”机制,控制了人的不安全行为,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做到了安全与生产和谐并存。是一种符合煤矿“大安全”思想的新型管理模式,将人员本安化、设备本安化、环境本安化、质量本安化、管理本安化融为一体。通过现场随时的安全评估,避免或降低事故的危险性,实现人机互补,人制互补,从本质上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三、创新工作举措 推行“四精、四自”管理
3.1 深化“四精”管理
积极倡导职工牢固树立“下一道工序是用户”、“动态合格胜于静态优良”的思想,全面实施“四精”全方位精细化管理。
一是精心管理,要求专业管理人员在管理各项工作中都要全身心的.投入,敬业爱岗,有责任心、事业心和上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