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论文范文
2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 QQ: 3346581880

由《百鸟朝凤》引发对当下儿童社会音乐教育的若干思考论文

  《百鸟朝凤》讲述一个匠人传艺的故事。技艺高超的唢呐艺人——焦三爷将吹奏唢呐的技术以及最高形式的百鸟朝凤和唢呐班子传授给徒弟天鸣,在社会转型的变革时代,唢呐面临着诸多挑战。笔者透过《百鸟朝凤》这部影片中天鸣父亲,焦三爷和天鸣这三个人物刻画,通过分析当前儿童社会音乐教育的主要参与者——老师,家长,学生,培训机构,来反思当下音乐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笔者的若干思考,从不同以往的视角,阐述我国当前儿童社会音乐教育。

由《百鸟朝凤》引发对当下儿童社会音乐教育的若干思考论文

  一、《百鸟朝凤》与当下儿童社会音乐教育模式

  (一)电影《百鸟朝凤》儿童社会音乐教育现象

  在电影《百鸟朝凤》中,男主角的父亲带着不想学习唢呐的男主角来到焦三爷家中求学,跪拜师傅,但焦三爷一度拒绝男主角父亲的请求。面对父亲的重压和焦灼,男主角不得不逼迫接受学习。而在父子两人的恳求下,师傅被父亲的真诚,孩子的善良感动,接受了男主角成为他的徒弟。踏入学业后,焦三爷便成为男主角的监管人,焦三爷为师严格,为人耿直。他之于徒弟是绝对的权威,之于当地的人们也是临终时道德的标准,所以深受众人的敬重。

  我们能够透过电影看到如下问题:(1)人们对于唢呐师傅有着十分的尊敬,由于唢呐技艺在当时当地有着较高的地位,成为唢呐艺人能够光耀门楣;(2)那个时候的孩子会受到家庭很大的影响,电影中的父亲因为年轻时没有成为唢呐艺人,为了弥补自己的遗憾,所以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唢呐,有生拉硬拽的嫌疑;(3)家长对孩子所学的技艺有着十分热切的期盼,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有所成,为了孩子倾情投入,但往往在这个时候也忽略了孩子本身的喜好。但不得不承认,那个时候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投入和对于学习的敬重是值得现代人思考的;(4)唢呐师傅的确技艺高超,让人不得不佩服。

  (二)当前儿童社会音乐教育模式

  在这个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整个社会都在盲目追求速度,大部分人都在急功近利,我们吃的饭是“快餐”,就连有些教育也变成了“速成”。当今社会的教育反而没有影片中的人物学艺道路的踏实,朴素。影片中父亲的坚持,焦三爷注重基础的教学方法以及对唢呐的信念,还有天鸣刻苦学艺的态度,无疑让我们重新审视当下儿童社会音乐教育。

  因笔者在不同模式的大小琴行代课,也算有着深厚的经验,所以对当前儿童社会音乐教育现状有较为详细的了解,以下笔者将通过老师,家长,学生,琴行个案进行分析。

  1.儿童社会音乐教育中的老师

  (1)教师资历参差不齐。教师良莠不齐,有的是大专,有的是本科在校,有的毫无经验,不乏出现滥竽充数者。这些教师难免会在教学中出现纰漏和缺失,教学质量无从保证。

  (2)教学内容受牵制。部分家长不尊重老师,牵制上课的内容,总希望一节课能学很多曲子,但其实学生自己并不能消化的了。就拿影片中焦三爷让天鸣去吸池塘中的水,两个月没有碰唢呐,只是练习基本功。这件事在现在几乎是不可能的,有的第一节钢琴课,连手都站不稳就已经会弹一个简单的曲子了。这些都是来自琴行老板,家长的施压下,产生的一些怪现象。长此以往,一些刚投入教学事业的年轻人的积极性就会被消磨,到最后就为了拿到上课的课时费,下课后走人,完全不顾教学质量。

  (3)部分在校老教师缺乏深造机会。除一些琴行培训机构外,还有是在某学校挂名的一些老教师,在外私自开课,一般学生是到家里或工作室上课,由于没有监管机构且年龄或在当地威望让他们停止了继续学习,继续深造,上课内容较为随意性,总是满足自己十多年前甚至二十年前的教学内容来要求现在的学生,这是万万不可取的。

  2.儿童社会音乐教育中的家长

  (1)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大多数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超出孩子实际的学习能力。有的甚至把自己小时年轻的梦想寄托在自己孩子身上,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反而会适得其反,造成家长与儿童之见矛盾激化。


 1 2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7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5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