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针对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完善财政考核指标
针对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在固定资产购和置的后续处理上存在的矛盾,笔者认为财政部门应完善考核指标,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对实际已经发生的业务,有很大可能会导致资金流出的经济业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核,不应该“一刀切”的将下达两年以上的结转资金一并视同财政结余资金予以收缴。同时,为避免有的单位故意将剩余指标全列为待付款,应加强不定期的专项审计。或者财政收回视同结余的资金,再根据基层单位报送的具体情况该收缴的收缴,该重新下达的`重新下达。
(二)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率
在现有的事业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折旧已经进行“虚提”,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加真实准确的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单位的资产结构。笔者认为固定资产的管理与企业全面接轨也成为必要,不考虑固定资产折旧仍旧无法完全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状态,使得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这一行为的效果打了折扣。购入固定资产时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率是有必要的。
(三)完善体系提高报告实用性
财务报告的编制目的是为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建立起具有针对性且系统合理的预算会计制度,以提高预算报告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提高决策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有必要在报告系统中增加上年数,为基层报表和决算报表增加纵向对比的数据,使得报表体系更加充实实用。
三、总结
综上所述,伴随我国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和发展,事业单位针对实际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不断对预算会计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新时期事业单位需要把握经济发展的脉搏,对预算会计制度做出相应的调整,国家也需要制定和修正法律法规,以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xx)》.福建省会计学会
[2]沈丽欣.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探微[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xx,(01):56-57.
[3]吴毅青.浅谈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xx,(22):11+78.
[摘要]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医疗体制改革正在稳步地推进,对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结合目前医院财务制度整体的发展现状,可以发现其中的会计制度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影响了医院财务管理部门整体的工作效率。医院会计制度的完善,有利于提高医院抵御市场风险的综合能力,增加医院整体的经济效益。医院日常经营活动的有效开展,依赖于会计制度相关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提升财务管理部门综合的管理水平。因此,需要对医院会计制度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促进医院财务方面各项工作部署的落实。
[关键词]医院;会计制度;缺陷;改进措施;经济效益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医院整体经济效益的持续增加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了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相关医疗体制的存在,对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会计综合能力的增强等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通过这样的举措,不仅保证了医院战略投资范围的扩大,也为医院未来市场经营活动中风险概率的降低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1现阶段医院会计制度的主要缺陷
1.1固定资产核算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医院的固定资产核算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相对其他的行业,医疗服务行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它对相关技术的要求较高,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医院固定资产在具体的核算过程中,采取相同的核算方法完成不同方面的核算工作时,将会造成部分数据出现重大的偏差,导致固定资产数额虚增。结合目前某些医院会计制度的发展现状,可以发现会计制度对于固定资产核算指标的要求不清晰,导致相关的操作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失去了核算工作开展的实际意义。同时,某些医院医疗风险基金的计提比例有些低。医院在实际的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设置一定的风险基金,对可能发生的风险预防提供必要的保障。但是,一些医院风险基金的计提比例偏低,影响了风险基金实际的利用效率。风险基金设置较多,相应的计提比例偏低时,风险预防机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作用效果,影响了医院工作计划的按时完成。同时,风险基金计提比例偏低,也会影响会计制度应用范围的扩大,加大了医院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