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2、试论《诗经》中的`战争徭役诗
3、试论《诗经》中的政治讽刺诗
4、《诗经》宴飨诗与礼乐文化精神研究
5、《诗经》意象论
6、《诗经》抒情手段论
7、论楚辞的来源及其文体特征
8、试论《离骚》抒情主人公形象
9、试论屈原香草美人似的比兴手法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0、论汉人评屈
11、论班固评屈
12、论刘勰评屈
13、两汉骚体文学创作略论
14、魏晋南北朝骚体文学创作略论
15、论《左传》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影响
16、《左传》行人辞令研究
17、《左传》、《战国策》行人辞令比较研究
18、论《庄子》中的畸人形象的描写及其思想蕴涵
19、《庄子》寓言探略
20、汉楚歌略论
1 魏晋南北朝文学中的山水精神 谢灵运的山水情怀
2 浅议以禅喻诗 谢灵运山水诗的佛学因素
3 陶渊明思想浅论 浅析陶渊明人格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4 从汉乐府看汉代的妇女问题 花木兰与刘兰芝不同命运的对比分析
5 论纳兰性德爱情词词风 浅析纳兰性德词中的“月”意象
6 中国古代小说悍妇形象的文化意蕴 明清小说悍妇形象的文化意蕴
7 中国古代诗歌游子主题研究 《古诗十九首》游子思妇主题探析
8 宋人精神之“雅”与诗歌之“俗” 从苏、黄诗作看宋诗的以俗为雅
9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异类文章研究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反面教材”――明清反传统文章个例研究
10 宋词中的离愁别恨 欧阳修词中的离情别绪
11 竹林七贤与魏晋玄学思潮 嵇康与阮籍诗文的现实主义风格比较
12 从《莺莺传》到《西厢记》 从《莺莺传》到《西厢记》张生形象转变原因探讨
13 《论语》研究 突破传统 逼视人性――谈《西游记》中女妖形象
14 李商隐“无题”诗探究 晏几道与秦观词中“泪”意象的比较研究
15 论古代诗歌中的爱情诗 浅谈李清照词中的女性情怀
16 论我国男性词人的女性书写倾向 从苏、秦词之比较看秦观词的情韵兼胜之美
17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 《水浒传》中女性的进步意识
18 魏晋社会背景对诗人文学风格的影响 浅析《论语》中孔子的交友观
19 柳永艳词与宋代市井生活 《水浒传》和《金瓶梅》中的武松形象比较
20 论杜甫诗歌中的沉郁情调 试论《聊斋志异》中的模式化结构
1、历史的界河——论先秦“礼崩乐坏”之“乐坏”
2、论先秦两汉的颂、赞、箴、铭
3、论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4、论先秦“道”“势”关系与士人的精神超越
5、论先秦道家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教学的启示
6、论先秦儒家礼乐文化与当代社会公德教育
7、再论先秦民本思想的实质
8、论先秦儒家生命价值观
9、论先秦法律文献中的和谐思想
10、从“中和”准则到“平和”心境
11、论先秦东夷文化分布范围的演变
12、论先秦法家社会进化历史观
13、论先秦礼治思想的演变过程
14、中国早期铭文石刻新论
15、论先秦文学的水意象
16、浅论先秦儒家德治思想体系
17、论先秦儒家“中和”学说的形成
18、论先秦诸子的“以史为鉴”
19、论先秦乐论与诗论的同构与分化
20、论先秦儒家散文文学表现的历时性发展
21、论先秦两汉生死观及其对诗歌的影响
22、从庄子的“唯道集虚”到荀子的“虚壹而静”
23、浅论先秦儒家德治思想体系
24、论先秦儒家“乐”的思想之政治意义
25、论先秦儒家“中和”学说的形成
26、论先秦两汉时代游戏的文学表现
27、论先秦青铜器装饰艺术的美学思想
28、论先秦道家科技伦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