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音乐
17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比如他的钢琴作品《狂欢节》其中就充满了对旧音乐的各种批判,和他发展新艺术的决心,其中的第 21 首《大卫同盟进攻凡夫俗子的进行曲》讲的就是那些他所认为的凡夫俗子在大卫同盟盟员的进攻下最终被打败的事。舒曼自比做“大卫”,而把那些守旧的陈腐家伙们称为“菲利士人”,这是借圣经旧约的典故--大卫与异教徒菲利士人作战,最终用石块击倒了巨人果利提亚。当时这不仅仅标志着一种崭新的“浪漫主义钢琴曲”的出现,更表现出舒曼在艺术方面勇于革新的批判精神。

  舒曼推崇艺术中的真善美的统一,他勇于探索将文学与诗歌完美结合,比如他的钢琴套曲《蝴蝶》就是根据德国小说家让·比尔的小说《妄自尊大》中的《假面舞会》的题材而创作的。十二首小品精密的排列,像是蝴蝶慢慢从幼虫进化到蝴蝶的过程。而德文的“幼虫”和“假面”是同一个词语,这让这首乐曲拥有了双重寓意,而他这种在作品中使用暗语和标题来表达自己思想的形式,几乎在每首钢琴作品中都能够发现,所以他更像是一个侦探,留下了暗号让后人去猜测和品味。这些钢琴作品让他的作品在幻想之余更多了些诗意和哲理,严密的作曲结构,复杂的写作手段,具有内涵的作曲动机,富有前瞻性的作曲形式,深厚的文学诗歌底蕴、深奥的哲学思想等等让舒曼看上去再正常不过了,就像他的法律出身一样,严密而有逻辑,有文化确不肤浅。丝毫不像是一个单纯的精神分裂者所能达到的境界。只能用天才二字来形容。内心的矛盾挣扎,时而清醒时而分裂的生活,都让舒曼的作品在情感与理智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也形成了他自己独有的风格。

  结语

  舒曼在 46 岁最终还是败给了精神分裂症,对后世的人们而言,一个如此有天赋的音乐家却以精神病院作为自己最后的归宿只叫人唏嘘不已。至今他丰富的音乐作品、艺术评论、生活日记、情感八卦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无数关于他的作品分析、情感揭秘依然充斥着各类书籍报刊,其中真真假假已经没有人再能够对证。就像武则天留下的那块无字碑一样,任由人们评说吧。反正依然有一个又一个的人被他的音乐所吸引,跟随他走进那如梦似幻的理想中的世界。

  参考文献:

  [1][德]古·扬森编.[德]罗伯特舒曼着.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 [C]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0(6).

  [2]林逸聪.音乐圣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

  [3]毛绍纲.音乐家的桃色风暴[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7).

  [4]方之文. 舒曼:诗的音乐,音乐的诗[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10).

  [5]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2).

  音乐学论文写作 篇9

  [摘要]随着音乐的飞速发展,音乐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现代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音乐。但很多人并不明白到底什么是音乐,音乐学这一学科又是怎样的。本文就音乐与音乐学这两个名词用自己的理解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音乐 音乐学

  说到“音乐”,可谓众所周知,它是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甚至可以说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音乐的,因为我们需要它来抒发我们内心世界的情感,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和精神世界。但提及“音乐学”,这一名词可能一般人就说不大清楚了,那么到底什么是“音乐学”,音乐与音乐学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呢?接下来就谈谈我个人的浅薄认识。

  说“音乐”,我想把“音”与“乐”分开来讲。音是由物体震动产生的声音,通过声波传送到人的耳朵里而产生的一种听觉感受,分为乐音和噪音两种:物体作有规则的震动时所发出的声音为乐音;物体作无规则的震动时所发出的声音为噪音。乐是把乐音按照一定的规律或方法(包括音高、节奏等)将其排列、组合起来,通过人声或是乐器表现出来,引起听者的共鸣,以达到表达人的思想,传达情感的目的。以前很多书中只把乐音界定在音乐的范畴内,说“音乐都是由乐音组成的”。而事实上在现在的音乐中,尤其是在流行音乐中,为了追求一些特殊的音响效果,噪音也被拿来使用,而且效果也不错,只是它的使用频率很低,偶尔应用而已。所以可以说,音乐是人类用以抒发内心感受、表达思想情感、陶冶精神世界的一种重要工具。是艺术,更是一个学科领域。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