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道德品质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精神境界的核心,是达到思想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在前面的三个流程中,我们可以看作是给学生的精神境界提升提供了一定的“土壤”,那么在此流程中,则是为了给其浇水,进行施肥,而目的则是为了开出更灿烂的花朵[5]。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引领”和“点拨”,以其宽泛的知识和敏锐的视觉给学生一个崭新的世界。对于这门课程具体而言,其道德教育理念是需要经过下面的策略来达到的:第一,提高学生的道德需求层次。个人的道德欲望是提升其道德境界的源泉,所以,在实行德育的实际环境中,要去重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另外,还要去引导学生要不断给自己充电,去提高其道德层次,指引学生要具备一个高尚的道德情操;第二,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及道德判断能力。“道德选择”是建立在有一个正确的道德认识基础上,来对相关的道德事件作出理性的判断。因此,发展学生的“道德推理、道德判断”等相关是实行道德教育最基本的目标设置;第三,促使学生达到纯粹化的'道德化观念。所谓“纯粹”的道德化观念意思就是,学生自己所展现出来的道德行为不是为了外在的利益也不是因为对某种东西的害怕,而是根据自己内心出发的理性自觉行为。要想能够达到这样的程度,首要就是引领学生要愿意认同当下的社会主导价值理念,并合格遵守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因为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社会中的一份子,不管其内怀是怎样的个人或社会抱负,其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是一定要坚守的。因此,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一个道德多元化的环境中去追求道德的共识性,认识及掌控当下社会的运行道德观念,并内化自己的思想及行为。当然,单纯只是认同当下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及基本规范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个体对道德规范的学习及行为习惯来化为自己的内在自觉行为,进而达到无论从内在还是外表行为都能提升其道德品质的目的。
6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阶段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以及有效运用等方面的能力,而不再是进行知识积累的阶段,因此大学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再是单纯的传播知识,而是做一名重要的向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实现对大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策略。另外,此类课程的传授使得学生能够在“思想水准、社会责任感”等相关方面得到进一步健全,以此对大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