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音乐
2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 QQ: 3346581880

  2.《像天使一样美丽》(Purasiccomeunangelo)出现在第二幕第二场,是阿尔弗雷德父亲劝说两人分离时的一段著名男中音咏叹调。描述的是当他知道微奥列塔深爱着他的儿子,并痛恨自己的过去后深受感动,但依然请求微奥列塔作出牺牲,因为他还有一个像天使一样美丽的女儿,如果不能洗清家庭蒙受的耻辱,她就不能嫁给一个好的青年。在这段咏叹调中,充分体现出其父亲是一个不屈不挠的家庭道德捍卫者的角色。

  3.《永别了,快乐的梦》(Addiodelpassato)这首曲子出现在第三幕的第一场,是微奥列塔在遭到阿尔弗雷德打击当场晕倒,被送到医院后,她所发出的微弱呼声,她在向过去美好的梦想告别,死神正在向她走近。即使没有人会为悼念她而悲伤流泪,会用鲜花布满她的坟墓,上帝也会怜悯她,宽恕她的此曲充满了极度的悲伤,同时与窗外喧嚣的巴黎狂欢节的合唱声造成强烈的对比。这就造成了歌剧中“戏剧性”的产生,同时,这更有利于接下来阿尔弗雷德上场的效果。

  4.《巴黎,我们将一起离去》(Parigiocara,nonlasceremo)这支曲子出现在第三幕的第二场,当微奥列塔卧床不起时,阿尔弗雷德满怀愧疚再次回到她的身边,温柔地劝导她,要她永远离开这遭人唾弃的巴黎,和他一起到一个气候温暖的地方去养病,一起欢度幸福的生活。这个念头使可怜的微奥列塔又恢复了对幸福的憧憬,可由于她身体太虚弱,于是向无情的死神提出了抗议——“我向往生活,我还年轻”。歌声中充满了爱情和绝望,笼罩在悲凉的气息中,两人的歌声形成一首经典的二重唱。

  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以其深刻的现实主义力量和艺术上的大胆创造与探索而感人至深。该歌剧虽然依旧遵循分曲结构的写法,但尽量克服不自然的、刻板的段落衔接。咏叹调内部的结构,随剧情及情绪的发展而处理的灵活自由,使人物性格在音乐与戏剧浑然一体的对比发展中呈现出来。他还克服了意大利歌剧乐队粗糙、表现力苍白的弱点,在绝不压倒声乐旋律的情况下,尽情发挥其表现力。他还在该剧中对瓦格纳分场不分曲的结构乐队的巨大作用和主导动机的手法加以创造性的运用,使在该作品当中表现出了他始终坚守自己民族风格与传统的审美习惯。他的包括《茶花女》在内的独树一帜的新型歌剧不仅影响了后世的意大利作曲家,而且得到了欧洲乐坛的真诚尊重。

  参考文献

  1.廖天瑞.《音乐百科辞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2.世元.《艺术歌剧大师:威尔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3.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茶花女》.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4.张重辉.《外国音乐欣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首页 上一页 1 2

猜你喜欢

37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5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