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音乐
27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 QQ: 3346581880

  第四段转回到bB大调上,Allegro(快板),音乐主题来自《匈牙利民族旋律》第11首,这是另一首“弗利斯舞曲”,主题采用连续16分音符的跳音与切分节奏交替出现李斯特,表现出民间舞曲活泼奔腾的气势,请看谱例:

  这是一段快速的舞曲,简洁明快,并通过几次变奏逐渐营造出热闹欢快的气氛,使旋律显得愉快活泼,表现了民间舞曲活泼奔腾的气势。李斯特对这段音乐作了多次变奏,使它变得越发情绪激烈,色彩缤纷。速度上越来越快,伴奏织体逐层加以丰富并采用了色彩鲜明的调性对比,两次转到D大调上,进入尾声段落,主题最后一次在bB大调上出现,速度转为急板,并且用八度(后来更加强为双手三个八度)连续跳音奏出主题,请看谱例:

  乐曲的最后这一段生动地描绘了民间节日的绚丽、欢腾的场面,充分体现了匈牙利民族的乐观向上、热情奔放的精神风貌。

  《匈牙利狂想曲第六首》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丰富、生动的形象。综上所述,通过对这首乐曲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匈牙利民族音乐具有以下特点:

  一、鲜明的舞蹈性(乐曲第一段“士兵的舞蹈”;第二段和第四段的两首“弗利斯舞曲”)

  二、音乐的自由性、即兴性、诗意性与叙述性(乐曲第三段节奏缓慢并转为自由的“拉绍”的宣叙段落)

  三、音乐对比强烈、速度变化突然(李斯特在第二、三段运用了传统的“查尔达什舞曲”形式,它包括在节奏上明显对比的两大部分——一种称为“拉绍”原意为“缓慢”;另一种称为“弗利斯”原意为“活泼”。表现出了显著的匈牙利民族音乐特征。)

  四、音乐热情、乐观、积极、疯狂(第一段积极刚毅的士兵舞表现了匈牙利人民乐观积极的良好心态;第二、四段活泼的舞蹈音乐诠释了匈牙利民族热情乐观的精神风貌;“李斯特八度”将乐曲推向高潮,终段显示出了匈牙利民族音乐疯狂的特点)

  李斯特是一位将民族艺术、民族精神成功带入世界的优秀音乐大师,他把本民族的音乐艺术传播到了世界各国,使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了解匈牙利,也了解了匈牙利人民的音乐、文化和生活。他的创作扎根于匈牙利民族民间音乐的土壤,贴近匈牙利人民的生活,反映了匈牙利人民的思想感情、精神风貌、风土人情……等等各个方面,因而经久不衰。李斯特创作的19首具有匈牙利民族音乐特点的狂想曲的广为流传就证明了这一点。这也让我们充分的认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民族音乐的意义论文 篇4

  一、有利于进一步拓展音乐教育的内涵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音乐教育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教育内涵,而将民族音乐文化应用于音乐教育中,更进一步拓展了音乐教育的内涵。一方面,从文化性的角度来看,虽然音乐教育自身具备自身的文化特性,但是把民族音乐融入到音乐教育中去之后,就会使得音乐教育增添了民族音乐文化特色,比如民族音乐文化体现了各民族的历史传统、生活习惯、文化特色等方面的内容,而这些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特色,是一般的音乐教育中难以体现出来的。再如民族音乐文化中体现出了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如果在音乐教育中缺乏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那么,音乐教育也是不全面,不完整的。由此可见,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到音乐教育中,对音乐教育的文化内涵有着一定的拓展。另一方面,从音乐教育的实质内涵来看,作为教育,音乐的目的在于陶冶人的情操,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而民族音乐正是可以有效弥补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元素。在目前音乐教育的背景下,不少学者都提倡要进行多元音乐教育,即通过各种形式的音乐教育,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民族音乐文化作为一种特色文化,有着丰富的自身内涵,通过学习民族音乐文化,不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音乐知识,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民族音乐文化就成为了多元音乐教育的重要力量,对于丰富音乐教育的内涵,进一步凸显音乐教育的文化魅力,达到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268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5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