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论文范文
2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浅谈中国风影响下的洛可可风格

  灿烂的东方文化使欧洲人对中国文化产生了美好的单纯的向往,许多重要的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都崇尚至极,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浅谈中国风影响下的洛可可风格,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要】

  受到传教士活动的影响,18世纪欧洲的中国风盛行。上至贵族宫廷下至黎民百姓,人们都对这种异国风格喜爱万分。此时产生的深受法国宫廷蓬巴杜夫人的推崇进而风靡欧洲的洛可可风格就和中国风的影响有着重要的联系。

  【关键词】

  洛可可风格,中国风,蓬巴杜夫人

  一、时代背景——狂热的中国情结

  18世纪欧洲大陆掀起了一股中国热,随之而诞生了被称为艳情艺术的洛可可风格。洛可可时期大致始于1715年路易十四驾崩,于1793年路易十六被送上绞刑架为止。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总体特征给人留下浪漫愉快、轻柔优美的印象。中国热的兴起和作为沟通中西文化纽带的传教士活动是分不开的,随着法国传教士在华的活动,中国的文化经典如《春秋》、《礼记》等的部分章节甚至全书被介绍到了法国,中国的特产如丝稠、 瓷器、漆器等被大量引进法国。[1]一场中国文化热在法国逐渐升温,诞生于此时的“洛可可风格”正是这种对中国文化的憧憬与向往的反映。例如欧洲启蒙运动的先驱伏尔泰就特别推崇中国文化,他曾称赞中国人是所有的人中最有理性的人, 认为中国哲学没有任何神奇的意味。

  在约翰·谢布贝尔的《关于英国国民的书信集》中有这么一段话:“房间里每一把椅子、每一个玻璃镜框、每一张桌子,都必定是中式的:墙上贴着中国墙纸,图案满纸,却无一摩写天然……房间的几面墙上,中国情调的小壁架托着呲牙咧嘴奇形怪状的瓷狮子,放在也是瓷制的花棚架之中,黄铜箔片被漆成了绿色,就像阿卡狄亚的情侣们—样在树阴下躺着。不仅如此,对中式建筑之爱变得如此泛滥。以至于如今当猎狐者们跳着追捕猎物时,如果把他们的腿弄折的篱笆不是依东方情调到处都插着小截小截的木桩的话,他们都会觉得腿断得太冤了……如今中国情调在是如此大为盛行,就连哑剧中的小丑也不得不从中国情调的场景和人物中找噱头。”这些描绘真实记述了当时的欧洲人对于中国情调的痴迷可谓达到了一种疯狂的“迷信”程度。而这种疯狂的迷恋也推动了中国风和洛可可风格的盛行。

  二、法王情妇的审美趣味——“路易十五式”

  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是18世纪法国的皇帝,他对艺术的审美喜好和艺术追求深深地影响着那一时期的画坛风格:宫廷画是为皇亲贵胄和上流社会服务的,所以宫廷画的发展必以这一阶级的喜好为风向标。路易十五统治时代是洛可可风格的鼎盛期,所以洛可可风格又被称为“路易十五式”。路易十五(1710—1774)五岁继承王位,在位近六十年。路易十五的宫廷生活极尽奢华,而他本人生性风流:虽与玛丽皇后育有十个儿女,却拥有许多情妇,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被称为“洛可可母亲”的蓬巴杜夫人。

  洛可可艺术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蓬巴杜夫人的促进。蓬巴杜夫人原名让娜·安托瓦内特·普瓦松,出生于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她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在与国王相识后,被封为侯爵夫人。蓬巴杜夫人以其美貌和才情闻名于世,后人对于她的记载的篇幅远比路易十五的正牌皇后玛丽要多的多,以她命名的有发型、服饰、甚至颜色和瓷器等。她对时尚的感知能力使得当时一大批的显贵和宫廷命妇视其为“时尚偶像”,并纷纷效仿。作为路易十五情妇的蓬巴杜夫人是宫廷的真正女主人,她聪明、谦逊并十分会取悦显贵,赢得了皇后的好感,加之路易十五对她宠爱有加,使得蓬巴杜夫人在凡尔赛宫不但慢慢立足了脚,并且通过影响国王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法国。她的审美趣味更是左右着当时宫廷画的走向,娇柔、美丽的风情女子成为绘画的主要表现对象。作品多轻快愉悦、暧昧艳丽,一改往日宗教题材的沉重深刻,使得绘画艺术在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上有了突出的进步。但是也不免有些虚华轻浮、矫揉造作。

  蓬巴杜夫人以她独特的女性视角与缜密的心思和高超的艺术鉴赏力,使得洛可可风格分外柔美媚人。而且,她还是广为人知的文学艺术赞助人,伏尔泰、狄德罗都受到过她的照顾。她还资助过大量的宫廷艺术家,为世人所知的是洛可可画家布歇和让·马里·法尔康涅。当时喜欢奢华风格的贵族大有人在,而蓬巴杜夫人正是他们的代言人。所以洛可可风格作品出现后才会在贵族中引起“共鸣”。也可以说,当时贵族们普遍崇尚华丽的风气,诱发了洛可可艺术。

 1 2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