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现代艺术论文
一、传统生态美学的特点和表现
生态美学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观念,是指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和谐的生态审美关系,而广义的理解则是指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人与自然处于一种“共生’、“亲和”的关系。作为一种崭新的美学观念包含着丰富的哲学人文学思想,在传统美学中,人对自然的审美是将自然人化的过程,也是实践美学的基本思想。
1.生态美的思想起源
在我国的传统哲学思想中,人以审美的高度来关照整个生态系统,善待万物,尊重万物“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阴阳交变、四时更替,美的境界的常于万物运行自然显像,于四时更替中悟道,于自然本性中获境.在主要的思想流派中,道家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美学平淡朴素的审美观点的起源,“道法自然”老子主张自然无为、真朴淡然的生态美思想,顺其自然、淡然若无,、纯真素朴、以超功利的审美体验来理解自然万物;儒家的思想对待万物以友善爱护的态度,“天人合一”,“和”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以整体为美,将天地、艺术、道德看作一个有机整体;《易经》中也充分表现了“合”的思想,“与天地合”、“与日月合”,“与四时合”;佛学最富中国韵味的佛家宗派禅宗强调宁静的心灵参悟,引导了讲究韵味和灵性的传统审美情趣,讲究“本心清静”、“物我两忘”,主张用一种“清”“静”的审美情趣去体会人生、体会自然、体会世界。中国传统生态美学思想主要集中中华民族在认识世界的构建了“天人合一”的宽阔胸襟和伟大智慧上,体会人与天地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
2.传统生态美学对在造物文化中的表现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生态美学思想,涉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依相伴的关系,消解人类中心主义的.种种弊端,使得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主体与客体达到和谐的统一,中国传统美学也广泛体现了技术美学,逐渐形成的民族文化特色,通过几千年来的文化沉淀表现出民族特征性的审美观念,体现社会和人际关系中特有的内在秩序。例如:受儒家哲学思想影响,传统工艺造物多含寓意,形制体量、尺寸、色彩和文饰喻示人生理想和伦理道德观念。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中通过对自然界生命形态的观摩和体验,对于造型生命形式和动感韵律的表现手法是相当丰富的,易学中的阴阳太极图象征事物永恒、循环的运动状态,也象征人的生命起源及历程。阴阳鱼的内分左右两个部分:左侧为白鱼,头向上属阳;右侧为黑鱼,头向下属阴。左侧表东方,是阳气升起的地方,右侧表西方,是阴气下降的道路,同时在上的阳须下降,在下的阴须上升,阴升阳降,运动不息。白鱼和黑鱼之间由一条反“S”形曲线分开,这说明事物的阴阳双方并不是截然以直线的方式分开的,而是彼此相互依赖、相互为用的,在视觉效果在中,这样的图形充满和谐之美、变化之美、形状之美、统一之美,所以蕴涵多样化生命形态是我国传统造物文化的显著特点。
二、生态美学所影响的设计理念
我国传统造物文化中的传统生态美学衍生生态技术美学,在不同的艺术设计和创作领域中,从意境、色彩、造型、材料、技术中得到系统的理解和运用。
1.气韵之美展现视觉动态
“气韵生动”是古代最重要的艺术标准“天下之物本气之所积而成。即如山水,自重岗复岭以致一木一石,无不有生气贯乎其间,是以繁而不乱,少而不枯,合之则统相联属,分之又各自成形。……总之,统乎气以呈其活动之趣者,是即所谓势也。”气成为人与物的生命之源,成为作品的生命之本。在造型设计中体现在平面构图和立体结构上的有限和无限,虚和实的统一,韵生于气,气有韵就生动,无韵就不生动,气韵生动则活泼则生命力才旺盛,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和书画作品对于气韵生动的表现是非常多的。宇宙间一切事物皆存在于气韵生动之间,艺术作品的生命活力亦然,在气韵生动中进而追求审美的活跃则有神、有雅、有逸、有穷理尽性、有旷达幽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