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传统服饰发展
中国服装如同中国文化,是各民族互相渗透及影响而生成的。中国传统服装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上下五千年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汉唐以来,尤其是近代以后,大量吸纳与融化了世界各民族外来文化的'优秀结晶,才得以演化成整体的所谓中国以汉族为主体的服装文化。
中国服装如同中国文化,是各民族互相渗透及影响而生成的。中国传统服装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上下五千年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汉唐以来,尤其是近代以后,大量吸纳与融化了世界各民族外来文化的优秀结晶,才得以演化成整体的所谓中国以汉族为主体的服装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服装绚丽多彩,精美绝伦,各具特色。我们要发扬我国服装文化,让全世界看到中国服装的魅力、内涵,使中国服装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结束语
四季的更替,服装的样式、面料的选用与搭配、颜色的选择与组合也都在配合着更替着,给人们不一样的生活体会。在特定场合着装的选筛与习惯,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也烙有特定时代的印痕。
[1]程啸,中国古代服饰制度的文化内涵,《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6X):102-102
[2]贾玺增,工艺、生活与制度--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代表大会暨服装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2014
摘 要:
中国传统服饰见证了中国历史发展中各种社会要素的发展与变迁,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礼”法制度、宇宙观念,都在传统服饰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传统文化精神附着于服装这种物质载体之上,使服裝成为文化精神的物化形态。
关键词:
传统服饰 实用主义 中庸和谐 纲常法礼
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与中华文明的发展同步。经过千年的发展与积累,每个要素都有特别的含义。从服装的款式、配饰到色彩、服制,再到制作工艺,都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这种服饰文化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传统文化精神附着于服装这种物质载体之上,使得服装成为文化精神的物化形态。
一、贯穿始终的实用主义精神
李泽厚曾提出中国文化具有一种实用理性的特点。他指出实用理性“是经验合理性的概括或提升”,李泽厚阐释了中国文化精神中富含实用主义的特征,而实用主义这一文化精神也贯穿于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过程之中。
在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君主赵武灵王为适应与以骑射为主的少数民族的作战需要,抵御周边少数民族的入侵,自上而下掀起了一场服饰改革运动。“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废弃汉族传统裙式下裳而穿裤,变舄履而着靴,史称“胡服骑射”。魏晋南北朝时期受魏晋玄学的影响,追求自由飘逸、潇洒脱俗的境界。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对魏晋时期人物的绘画作品中,人物多赤足散发,袒胸露乳,这种服饰潮流张扬虚无、有意仿古,体现对礼法的轻蔑。到了唐朝,政治清明,南北文化不断交流融合,中外贸易频繁,交通发达,异国的礼俗、服装等不断引入中原,服装的整体趋势从简单变得复杂,服装风格高贵奢华。另一个服饰发生明显人为变更的阶段是明末清初时期的“满汉交融”。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人入关,采取“断发易服”的强制手段,使中国流传千年的传统服制被有限终止。
纵向看传统服饰的变化可以看出,传统服饰的变化,是受一个时代的军事需求、政治需求、民族融合等现实需求影响的。不论是“胡服骑射”“轻蔑礼法”还是对龙图腾的保存,都体现了传统服饰在变化过程中重视实际功效,讲究变通的实用主义精神。
二、蕴含其中的中庸和谐价值观
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婉约与儒家“中庸”之“中”皆强调“不过分而和谐”,这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有明显体现,且主要体现在传统服饰的款式、裁剪之中。中国传统服饰强调对身体的遮蔽覆盖,刻意以衣裳障碍替代人体的自然曲线。服饰款式设计中含蓄婉约的特点是与中国人和平、中庸的取向相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