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贵出生于地主家庭,娶了一个好老婆,可他却因好赌而把祖上的产业都赔光了。恰逢军阀混战,又稀里糊涂地被xxx抓去当壮丁,经历了战场的出生入死后回来却发现女儿凤霞变成了哑巴;解放后妻子家珍患病卧床,就在这时,活泼懂事的儿子有庆却在学校被抽血过量死亡,而“仇家”却是他在战场上最好的朋友春生;接着女儿长大,嫁了个能干的偏头,在喜添外孙的同时,女儿却死在产床上;后来,做爹又做娘的女婿在一次事故中被压扁了脑袋,而老婆家珍也病死了,只剩下老福贵和小外孙苦根相依为命,可是苦根最后也因为吃黄豆过多撑死了,老福贵此后便孑然一身了。小说写得不紧不慢,悲剧一幕接着一幕发生,而作者仍然不动声色,似乎是事无关己的.旁白人,但读者却读来却惊心动魄。独特的语言风格仍是余华的一大亮点,没有华丽的铺排,也没有词组堆砌的技巧,最平实的语言中却渗透了无尽的凄凉和不动声色的冷幽默。小说的背景其实相当恢弘,从民国到20世纪80年代,这其中多少世事变迁,多少物是人非,作者却处理得如此从容、恰当和平静。
《活着》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广阔的社会图,一个默默与命运共生的人。福贵是坚强的,但不能说他就是与命运抗争,更多的只是承受。因为他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豪壮的想法。他只是一个和蝼蚁一般平凡的农民,他怎么能与时代的潮流抗争?他怎么能与不可亵渎的自然抗争?所以,当一系列的灾难接踵而来,他除了悲伤,就是挺起腰梁,不屈不挠,不紧不慢地活着。他不是思想者,也不是哲学家,不能从这些遭遇中渗悟出什么高深的人生道理来,他是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的代表,把“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这朴素真理发挥诠释得淋漓尽致,甚至惊心动魄。余华在《活着》序言中说:“小说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福贵这种苦难的命运要是落在别人身上,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他们会像福贵那样,在最后的日子里买几条牛,给它们取上自己和亲人们的名字,在肥沃的土地上驱使它们,吆喝“福贵”的同时也喊着“家珍”、“有庆”、“凤霞”……然后悠闲自得地活下去吗?
老天并没有降大任于福贵,却仍然要苦其心智,劳其筋骨。想想我们,我们能够经受多少荆棘多少坎坷呢?史铁生说:“死,从来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上帝的安排总有他的道理。”余华说:“活着就是活着,而不是为别的什么东西而活着。”是的,无须过分质问活着的意义,只需知道一点“冷也好,热也好,只要活着就好”。
值得一提的是,《活着》被张艺谋拍成了同名电影。据说还是禁片,虽然是禁片,我还是看了。感觉还不错,个人认为是老谋子最好的一部电影。也许是出于照顾观众心理承受能力的考虑,电影的《活着》没有小说的悲惨,但是同样精彩。
当然,如果把《活着》仅仅理解为一个关于与苦难命运抗争的故事,这是肤浅的。在作者波澜不惊的叙述下面,有一股股洪大的暗流在涌动,作者想要表达的还有更多,这些都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内,《鲜血梅花》也如此。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个作品可有多种理解。尝试完全理解一本书,或者一部电影,从来就是一件愚蠢的事。作者的任务只是写,绝大部分作家都不会去过多的解释自己的作品,让读者见仁见智去吧!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一本关于命运的哲理书。这其中的得与失乐与悲都值得细细品味。叔本华说:人,活着就是痛苦的根源。我们却通常痛并快乐着,并且,乐此不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