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扩展音乐教育的层次
扩宽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和丰富性,以提高学生对待生活的积极性。在现在社会,音乐已经渗透到很多行业领域,在医学、心理学以及教育、社会工作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人们抓住音乐能对人们情绪和心理产生影响这一事实,辅助一些病痛的治疗和一些心理疾病的治疗。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者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用积极健康的音乐来辅助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开展不同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与人交流,探讨彼此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的真谛,让其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和对自身有一个清晰全面的了解和定位。
(四)培养优秀的音乐教育者
培养一批优秀的、具有正能量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学生教育问题上,教师承担着重大的责任,教师在课堂上的态度、情绪以及一系列的行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和积极性,他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去正确的培养学生对待人生的态度。因此,高校应培养一批优秀的高素质的音乐教师人才,在音乐教学和生活中都要有自己正确的方式方法,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把自己积极乐观的正能量通过课堂扩散给每一位学生。用优美动听的音乐来感染学生,引导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课堂上,教师应注重生命个体的存在,对待每一个学生公平公正,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教导学生积极面对生活,正确对待生命,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使他们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1、用音乐之美感染“生命”
“美”是音乐的灵魂。教师应切合学生的心理,因材施教,将情感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环节和生命生活的细节之中,让音乐艺术与学生成长的经历及生命体验交融,让学生从音乐情感中体会人类的丰富情感,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真善美的追求之中。音乐是滋润心灵的甘露,可以滋养学生的感恩心态,唤醒他们的感恩意识。母亲节那天,我尝试上了一节特殊的音乐课,以“谁给父母洗过脚”调查开始,当然,一开始,许多同学面露疑问,并没有举手。接下来,我带领学生复习一首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动人的音乐和真情的流露,学生立即沉寂下来,接下来,播放了一位知名教授讲“给父母洗脚”的视频,让学生充分体会一个孩子由叛逆、任性到懂得感恩回报父爱的内心转变。学生震撼了,眼神凝重了,紧接着“父母伟大”主题的引出,并用一首阎维文的《母亲》把整节课的情感推到了高潮,那动人的旋律,富有哲理的歌词打开了所有学生的心扉,深情演唱融化了所有人心中的那份不解。下课铃声响起,学生起身,谁也没出声,默默的离开教室。我知道,学生在感动,在思考,其实那一刻,作为教师的我也在心情澎湃,感恩生命!
2、用音乐之美体验“生命”
音乐的本质是听,听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理解的过程、加强记忆与锻炼思维的过程。音乐是听者从听到的音响效果中体会旋律和情感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由于受生活、环境、知识、经历的限制,不可能对音乐所表现出来的事物和意境都有深刻的理解,单靠听难免会产生厌倦感,也就不能全身心的投入,无法深切感受音乐的美。因此,把听觉与视觉结合起来,就是把有形的色彩融入到无形的声音中去,让音乐呈现出色彩鲜艳的画面来,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形态美。在讲授“梨园金曲”这个单元时我尝试让学生从听觉入手,利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图像、文字、音响特别是声音与画面的同步处理,体验音乐表现的意境,悦耳动听的旋律与变幻的画面结合起来,丰富了教学内容。这样的课不仅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其注意力,更提高了他们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听了以后,再给学生讲解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学生从听到理解到试着去唱的过程中,逐渐的喜欢上这么艺术,并从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这时候作为切入点,我适当延伸,从爱国讲到责任,再讲到生命教育,让学生慢慢理解珍爱“小我”,才能成长到“大我”。
3、用音乐之美创造“生命”
在新的课程标准设定的领域中,把传统的唱歌、唱游、器乐、识谱与视唱等整合在“表现”里,而最具“表现”特征的舞蹈,正是渗透活动来展示和表现音乐美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我常常鼓励学生动起来,乐起来,音乐本就是给人带来快乐的,我要让学生体会到快乐的音乐,快乐的生活,快乐的生命!在教授“青春舞曲”课时,我首先给学生跳了一段新疆舞,动感的音乐、快乐的舞步瞬间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学生开始了解歌曲,学唱歌曲。唱会后,我又带领学生开始跳舞,用音乐的肢体语言让学生敞开心怀,放逐自己,学生越跳越开心。跳过之后,我让同学们谈谈这节课有何感触,有位同学说“:这节课我学的不单单是一首好听的歌,也不仅仅是一段舞,我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我更加热爱生活了。”孩子的话很淳朴,我却很感动,适时的点播大家要珍爱生命,尊重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