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哲学毕业论文
18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3、互动艺术的应用与展望

  互动艺术是借鉴了艺术和运用技术方法结合实践的综合体,同时体现了艺术蕴含的美和技术创造的美。但互动艺术并不是简单的艺术与技术的叠加,而是更好的利用技术传达作品的理念,让观赏者从被动的欣赏作品和虚无的精神享受到主动参与作品和身临其境的体会作品,借助高科技、新媒介、音乐等各种元素,既发挥了结合了艺术的优势,又创作出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于互动艺术的观赏与理解是视觉、听觉、触觉全方位的理解体验,这种更加直接的切身体验存在与人机互动之中,从而使人们在观赏交互艺术作品时获得更深刻、更强烈的互动体验,产生更加强烈的兴趣。如柏林艺术家SWEZA利用二维码做了一个街头卡带录音机项目。将手机扫过海报上收音机的二维码后,用户可以把自己的智能手机变成卡带机的一盒磁带,从一张录音机海报上演奏出音乐来。如今,更多的艺术家们现在开始利用最新科技让他们的作品变得更加互动,与周围的人和环境产生更多的联系。这些新的互动作品制造出更为复杂的互动关系,很多互动艺术存在于街道及人群聚集的地方,而正因如此,作品显得更加真实。如Eyebeam涂鸦实验室(Graffiti Research Lab)的作品,创作者利用数字投影与大楼互动,作品利用点绘画系统,通过亮起的窗户生成画作,观众可以在街道上观看作画的过程。又如来自Lummo的作品Lummo Blocks将“俄罗斯方块”投影在公共广场的巨型屏幕上,玩家可以通过在广场上的走动来移动和翻转方块,路过的人们看到方块高垒起来,大概也会十分想要参与这项游戏吧。也有许多创作者让文件分享来到了街头,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发现USB的存在,任何公共场所的洞和缝隙都成为交换文件的地方——MP3,你没写完的小说,艺术作品等,每个人都可以下载你留下来的东西。而这一切正是互动艺术作品内涵的高科技所实现的,是互动艺术与传统艺术表现上的最大区别,也正是互动艺术所特有的吸引力。然而互动艺术的美感并不是简单的靠技术来支撑,互动艺术作品是触及人们心灵的,延伸到参与者的意识与思想,互动艺术的美是涉及思想深处的,有不可预测的影响力,给人新的思考。互动艺术作品以装置硬件为基础,结合相应的技术所达到的特有的交互效果,使其在很多领域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如在各类展览中的应用、虚拟现实中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和网络传播等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更新必然会对互动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互动艺术作品的创作也有了新的高度,呈现出更多的表现形式和交互功能,为艺术家的创作开阔了视野,同时也带来挑战。这就需要设计者运用其独特的设计思维和创作理念进行创作设计,相信更多的互动艺术作品能够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晓翔.西方互动艺术的概念和发展[J].画刊,2005(2).

  [2] 权英卓,王迟.互动艺术新视听[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 彼得·维贝尔.白南准:推崇媒体的神秘主义者[J].世界艺术当代卷,2008(5).

  [4] 陈玲.新媒体艺术史纲:走向整合的旅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5] 雪竹,李颜妮.互动艺术创新思维[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6] 周娉.互动装置的体验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

  浅谈对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再认识 篇4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塑造城市形象是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自我要求。公共艺术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发挥着至关重大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公共艺术设计和城市形象的关系,通过对公共艺术设计对城市形象塑造的研究以及城市形象对公共艺术影响的探讨,让人们对公共艺术设计和城市形象有进一步地认识。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形象;塑造

  公共艺术设计与城市形象的塑造,是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对立的两个概念。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园艺、雕塑、公园、广场、喷泉等的建造,这些建造的元素各不相同多种多样,公共艺术设计的体现通过这些元素的组合得以完成。城市形象是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沉淀演变,不但包含城市文化还包含了民间的艺术文化。公共艺术设计往往受到城市历史文化的影响,城市形象的塑造则是源源不断地对公共艺术设计加以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