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艺术学毕业论文
3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四、在艺术反思与评价中提升幼儿的审美潜能

  完整的艺术活动包括艺术感知、艺术创作、艺术反思与评价三个环节。它们是相互渗透、相互支持、有机统一的。其中反思与评价是针对感知和创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的,目的在于指导、调节感知与创作,促进感知能力和艺术创作水平的提高。幼儿的艺术反思与评价是指幼儿对自我、对他人的艺术活动、艺术作品的欣赏、回顾,进行评判的过程。

  传统的艺术教育中,教师过多地以评价者的身份出现,而忽略了幼儿作为评价者的作用。因此,我们强调幼儿的艺术反思与评价对于幼儿的艺术潜能开发的意义:其一,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其二,幼儿获得了更多的`思考与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创造的机会;其三,幼儿更多地对他人的艺术活动、艺术作品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发展了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能力。

  教师如何帮助幼儿进行艺术反思与评价,从而发展其审美能力呢?教师可适时地抛出一些促进幼儿进行反思的问题。在艺术活动中强调反思环节,就是要让幼儿的作品真正表达他们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在引导幼儿进行反思与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自己发现和总结出了一些符合幼儿兴趣特点,能够激发起主动参与热情的问题来激发幼儿的反思和评价。教师可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幼儿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实际上也是对自己创作思路的重新梳理与反思。幼儿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幼儿之间的互动更是教育的资源。任何一个幼儿的任何一个有价值的想法都是一种教育的力量。创作的完成并不是艺术活动的尾声,恰恰是幼儿之间分享各自的作品、相互欣赏、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最佳时机。教师可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鼓励他们说出对艺术作品是否喜欢及其理由。这些艺术作品包括幼儿自己的作品和他人的作品。幼儿对一件作品的评价,虽然很稚嫩、很不专业,但只要表达出他们自己的真实感受就够了。教师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幼儿从一般知觉向审美知觉过渡,这将使幼儿的欣赏与评价水平不断提高。

  五、根据幼儿心理特点挖掘幼儿阶段独特的艺术潜能

  幼儿期是感觉敏锐、反映强烈、想象力极为丰富的时期,这时期艺术创作是以自我为中心,受主观情绪支配的,他们对心中所想到的事物,往往按自己的主观意图加以表现,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注意到的特征加以大肆渲染、着重表现,而忽略认为不重要的或不受注意的部分。因此,他们常把外界给自己的强烈感受或自己认为非常重要的物体特征、事件情节等,用非常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出来。比如幼儿在做小朋友吃糖果的泥塑时,为了把吃的动作表现出来,便让小泥人裂开两排十分尖锐的牙齿;还有的幼儿因为自己个矮取不到玩具,在做泥人时特意将两只手做得又长又大,以满足他们取物的愿望。又如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他们经常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太阳画成公公,月亮画成婆婆,星星画成喜欢和自己玩的小朋友,画中的植物、动物都能唱歌、跳舞。他们以稚嫩的手笔赋予世上的一切物体以生命和人的特点,充满了非凡的想象力和稚嫩的童趣,让人叹为观止。

  幼儿对色彩和音乐十分敏感,他们会自动地随着音乐蹦跳起来,动作不仅合乎节拍,而且颇有成年人跳迪斯科时潇洒的样子,模样快乐可爱。因此,教师要随时把握幼儿想要唱、跳的情绪,顺着他们那种自然产生的音乐反应来开展游戏活动。色彩对于幼儿也是非常奇妙和具有吸引力的。幼儿的色彩画不受物体固有色的限制,画面中充满着色彩的对比和夸张的表现。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地用鲜艳、强烈的色彩抒发感情,将画面渲染得五彩缤纷。也有一些幼儿对于某些形象施以固有色,如画大熊猫时用黑白两色,树叶用绿色等。这都是幼儿进行色彩探索的一种表现和用色上呈现出的个人风格。

  根据幼儿期独特的艺术特点,在开发幼儿艺术潜能的过程中,积极倡导“尊重、宽容、引导”的教育理念。要会尊重,尊重儿童的个性,尊重他们的奇特想法和做法,尊重儿童的创造素质。要会宽容,宽容孩子“与众不同”的艺术创新行为,鼓励艺术创造中表现出来的首创性、互异性和多样性,使幼儿在轻松、自由、愉快的环境中充分发展自己的艺术潜能。要会引导,在对事情的处理态度上。教师不要立即对幼儿富有创造性的行为予以评判,更不要越俎代庖,而是延迟判断并给与启发,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机会,使他们能够想象和创造。有时对幼儿来说,想象和创造的过程比结果更有意义。会引导还体现在对人的态度上,教师要以满怀爱心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幼儿。艺术潜能的发展和表现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如艺术创造力水平的高低、表现的早晚,艺术创造力的类型以及性别差异等。针对不同的差异,艺术的引导是不同的。当幼儿的某个艺术智能领域呈强项优势时,艺术的引导在于推进,使强项更强,当幼儿的某个艺术智能表现平平时,艺术的引导在于用其他强项推动其弱项的发展。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