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音乐
2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二、当代文化的仪式认同

  仪式音乐同样也是在进行情感表达,尤其是针对仪式音乐中的参与者。我们把不同的仪式音乐类归到合适的文化语境下,就可以找到相关的辨认依据来帮我们辨析其正确的文化语境。在我国现存的仪式音乐中,不同的仪式音乐在表演上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曾有相关学者表达,我们对于仪式音乐的曲式与准确音调以及表演风格尚未有准确的辨析方法。此外,还是因为地域审美的区别,除了文化方面的传承意义,仪式音乐同样承担着审美的使命。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中,我们将研究音乐事物中的对象分为“局内人”与“局外人”。当仪式音乐中的“局内人”对该仪式音乐所附属的地域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相关的学术构建,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的。

  首先,地域认知,在我国,不同地域存在着不同的仪式音乐,同属丧葬仪式的音乐,我国北方与南方地区的表演形式却是完全不同的。在北方,该类仪式音乐的伴奏一般采用唢呐、锣鼓等吹打乐器演奏,在南方地区,除这些乐器外还有苏大号、镲等,究其原因,正是因为两地的文化积淀存在差异,所以,仪式音乐也会受到影响。北方的丧葬音乐主要表达丧失亲友的人的悲伤之情,整体风格比较浑厚豪放;南方地区则主要是通过丧葬仪式音乐表达对故去亲友的怀念之情。如果我们对于地域间文化与风俗没有一定的了解,那对该地区的仪式音乐也就没有那么多的心理认同了。

  其次,仪式音乐参与者身份鉴定。一般仪式音乐的参与者,不仅自身对于该仪式音乐有自己的心理认同感,还向“局外人”讲述自己的精神信仰。此时,仪式音乐的娱乐性就显得微不足道,通过这一方式,参与者的文化身份得到认同。而且仪式音乐所具有的独特的高辨识度,更有助于我们了解民族文化的构成。若我们并非是仪式音乐中的直接参与者,对于该仪式音乐中所包含的更深层次的文化体验是无法体会到的。所以,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我们对某一仪式音乐的认同也就代表我们对其文化阶层的认同。因此,我们对其身份的鉴定尤为重要。

  三、仪式音乐在民族音乐学视角下的体验

  不同的仪式音乐其创作出发点肯定也是不同的,创作完成后将其客观化地转变为一种表演方式。对于“局外人”来说,音乐中情绪的宣泄与情感的表达都是他们集体处于一种缺乏理性分析的状态。仪式音乐中对人类最原始的情绪与情感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出来。根据不同的地域、民族、文化积淀等不同的因素,仪式音乐使个性迥异的个体通过共同的价值观运用相同的程式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呈现在人们眼前。通过某些特定的仪式来规范人们的音乐行为,这是仪式音乐隐性功能之所在,也是其文化内涵价值所在。

  此外,仪式音乐的表演过程,使得参与者可以将心中被压抑的情感在表演过程中找到合适的途径宣泄出来。仪式音乐对于参与者来讲相当于一个大熔炉,将他们的个性逐渐收起来,将不同个体之间的个性释放出来。这样的感受,可以有助于参与者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肯定。这也是我们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视角来看待我国仪式音乐的重要原因。

  民族音乐学视角下仪式音乐的相关探索,旨在运用多个学科知识与相关方法论意义,并将其交叉、融汇,用一个全新的文化视角来看待我国的仪式音乐。这也是我国学术界一次宝贵的理论研究经验。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来研究仪式音乐,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挖掘仪式音乐的人文内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在仪式音乐的多元化背景下理解仪式音乐。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中国音乐的跨文化比较研究[J].中国音乐学,1993,(1):12-16.

  [2]薛艺兵.神圣的娱乐:中国民间祭祀仪式及其音乐的人类学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3]曹本治.思想行为:仪式中音声的研究[J].音乐艺术,2006(03).

  [4]左志坚.论仪式音乐功能的双重性[J].民族民间音乐研究,2011(04).


首页 上一页 1 2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